患有肝炎的女性,特别是乙肝,常怕把疾病传给下一代。而母婴传播的确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马冉副主任医师表示,“有统计显示,我国母婴传播导致的慢性乙肝患者约占乙肝患者总数的1/2,如果不进行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我国每年约有80万新生儿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最终将发展成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大量临床资料和经验表明,接受乙肝母婴阻断治疗,在产前、产时对孕产妇进行适当干预,同时在产后对新生儿进行免疫保护,阻断感染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我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我市最早进行母婴阻断的医院,其干预成功率目前已高达99%。”

该院肝病三科(肿瘤科)陈鹏说,女性乙肝患者生育时不进行母婴阻断,新生儿被感染乙肝的几率高达30%至80%。通常妈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宝宝。宫内感染即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体内乙肝病毒感染;产时感染即新生儿吞咽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致使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产后感染即发生在生活中母婴之间的密切接触。陈鹏建议准备妊娠的女性,应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筛查,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确认感染了乙肝病毒,就应进一步接受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肝脏B超检查,以了解体内乙肝病毒传染性大小,以及是否处于发病期,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这对今后的母婴阻断治疗来说是及其重要的一步。通常肝功能正常和乙肝病毒DNA降低时,是妊娠最佳时机。

马冉说,母婴阻断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孕期。孕前肝功正常情况下可放心怀孕,待孕12周左右到医院进行肝功和HBV病毒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阻断的时间和方案。像大三阳、DNA阳性、DNA阴性和病毒携带量大的孕妇,从孕期24周起开始进行干预,每四周进行一次检查;小三阳及病毒携带量少的孕妇从28周开始进行干预,每四周进行一次检查。与此同时,孕妇每月还需检查肝功能,孕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胎盘监测。通过孕期的监测和治疗,减少宝宝感染几率。陈鹏提醒孕妈妈如果这一阶段病毒水平非常高,接受抗病毒治疗更能降低乙肝宝宝出生的机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孕妇抗病毒用药。

第二个阶段是产时。通过产时严格的助产技术规范,防止新生儿产时感染乙肝病毒。为了降低新生儿感染几率,根据孕妇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婴儿出生后,利用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并根据婴儿出生时的乙肝病毒检测情况再进行更正,可以大大增高了母婴阻断率。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宝宝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宝宝在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到专科医院就诊,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而表面抗体阳性,则表明免疫接种成功了。

第三阶段是随访。新生儿出生7天内,是阻断的关键期。因此在住院期间,新生儿主要的乙肝病毒阻断已基本完成,但还需进行不断随访,对宝宝进行查体和乙肝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再进行下一步的阻断,直到宝宝周岁。

(杨梦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