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的高三毕业生将迎来新教材的首次高考。使用新教材后,高考是没有考试大纲的,只有课程标准。面对新教材、新高考,我们应该在这个假期里做哪些准备呢?

一般来说,高三化学会有三轮复习,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提升能力,三轮复习提高应试技巧。但是高三复习节奏快,同学们切不可抱着高三还有机会重新学习一遍化学的想法。这个暑假里,我建议同学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高三复习的准备。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教材才是命题的本源。有的同学在高一、高二没有看过化学书,课本都是崭新的。那就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静下心来将五本教材通读一遍。前两年学习的内容很多,在没有系统复习前遗忘了一些知识很正常,通过通读教材,查缺补漏。新教材的知识呈现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同学们建立化学的知识框架。大家阅读教材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每一个知识点,包括新教材的一些栏目,比如探究、资料卡片、注解、书后习题等都要仔细阅读。新教材的书后习题难度提升,值得同学们好好研究,从中感受新教材的出题方向。新教材将学生实验部分编排在每一章末的“实践活动”中,比如定量实验中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等都在这个栏目中,这部分内容一定要精读。

新教材每一章后都有整理与提升栏目,同学们可以借助这个栏目和以前的课堂笔记,将每一章的知识做成思维导图,梳理出化学的知识脉络体系。

此外,化学的有些模块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阶段是逐层递进的呈现方式。比如,必修1第四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与选择性必修2《结构化学》;必修2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与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都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学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知识做一个整合,形成完整的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

二、试题要精练

复习阶段不做题不行,只做题也不行。一轮复习,还没有到大量刷题的时候,做好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是关键,切忌“偏、难、怪”。做题追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做每一道题,都应该思考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尤其是选择题,不能只是单纯靠排除法选出了正确答案,就认为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了,要弄清楚题目中每一个选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做好反思和归纳总结,才能达到掌握知识点,提升成绩的目的。

在题目选择上,同学们可以做一下近几年天津卷的高考原题,对试卷的难度和题型有个初步认识,虽然高考题都是全新的题目,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历年真题中看出命题的趋势和变化的。

三、注意答题规范

假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答题规范,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去答题。自己核对题目答案时,注意细节。比如,元素周期律的问题中一般会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就要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作答,不能用a、b、c、d或①、②、③、④这样的代码回答问题;再比如在误差分析中,题目中要求填写“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如果答成了“偏大”“偏小”就会被扣分。再比如,题目问有机反应类型,应该回答“取代反应”。如果只写“取代”就可能被扣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要求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反应条件如何,有机取代反应的小分子的书写,有机结构简式中氢原子的个数等等。

化学的知识点繁多、琐碎,答题要求准确、规范。暑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要夯实基础,建立知识框架,做题要有质量,不必一味追求数量。

(刘兰筠,天津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