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臭氧对济南的空气污染比例达到46.7%,成为首要污染物,5月上升至64.5%,进入6月以来,臭氧就牢牢坐上了污染源的头把“交椅”。近年来,济南环境空气质量逐渐改善,蓝天白云的“头号公敌”PM2.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臭氧逐渐成为影响优良率的重要因素,对空气质量优良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夏季高温、光照强烈等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生成,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济南市臭氧污染状况周报》显示,人为因素方面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汽油/液化石油气挥发和溶剂使用等。

根据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和省气象台的环境空气质量形势预报,6月11日至13日,济南高空环流转平,云量较少,辐射较强,气温升高,近地面风场弱,11日至15日出现持续臭氧污染过程。为此,济南主动实施临时减排措施,各施工工地停止墙体粉刷、市政道路画线、市政栏杆涂漆、道路沥青铺装等。

记者在山大路一家中石油加油站看到,加油机上安装了高压喷雾设备,雾气缭绕中为炎热的夏季带来几分凉意。这一“神器”主要增加空气湿度,除尘降温,从而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加油站工作人员介绍。第三方监测显示,可以减少生成臭氧50%左右。为精准“打击”臭氧,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针对臭氧污染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联合城区360多家加油站推出优惠措施,鼓励引导车主夜间加油,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早8时至晚6时避免卸油作业。

6月10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部署商品混凝土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213家商品混凝土企业负责人明确整治目标和标准。6月-9月,济南将组织开展两轮次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专项检查。

专家指出,PM2.5与臭氧污染同根同源,是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下一步必须通过碳减排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赵国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