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挤在一堆打瞌睡的小白虎。记者崔引摄

“啊呜……啊呜……啊呜……”12月23日,宁波野生动物园育幼科研研究中心的保温箱里,3只小白虎一声接一声地叫唤。虽然出生未满一周,但身为孟加拉白虎的“自觉”还是要有的。

A

白虎妈妈奶水不足,只能人工育幼

3只小白虎是12月18日出生的,因为白虎妈妈奶水不足,只能人工育幼。

跟还在月子里的小宝宝一样,3只小白虎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吃饭、睡觉,饿了“啊呜……啊呜……”叫。

“跟白虎妈妈上半年生的两只小白虎比,这3只是‘大胃王’,每天要吃6顿奶粉,每顿约40毫升。”育幼师的语气中充满宠溺,“如果没吃饱,它们就跟小孩一样嗷嗷叫。”

等到满月,3只小白虎就可以跟大家想象中的老虎一样“吃肉肉”了,先是鸡胸肉末,接着是鸡胸肉丁,然后是鸡胸肉块。

“一般在它们双满月后,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牛肉末,等长到3个月,就可以直接吃鸡块了。”聊起小白虎的食谱,育幼师成竹在胸。

虽然经验丰富,但育幼师说,养育刚出生的小白虎还是很考验责任心和细心程度的。

在每次给小白虎喂食前后,都要给它们量体温。小白虎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5℃左右,一般不能高于38℃,否则就要请兽医过来检查。

此外,小白虎拉出来的“粑粑”也是监测它们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保温箱里互相黏来黏去的3只小白虎不知道,为了让它们将来能顺利离开保温箱,育幼师早已开始做准备。“目前保温箱的温度在30.2℃左右,每天以0.1℃-0.5℃幅度下调,直到它们能适应25℃-26℃的室温。”

B

“战斗力”是所有老虎中数一数二的

“啊呜……啊呜……啊呜……”刚刚睡醒的3只小白虎就像是玩“萝卜蹲”一样,一只叫完一只叫,就像在说:“我是老虎,我很凶的。”

嘴巴张得老大,气势摆得很足,可是凑近看,却连牙都没长出来。“奶凶”这个词简直就是为刚出生的小白虎“量身打造”的。

不过,小白虎的“凶”或许跟它们的天性有关。

小白虎的“大名”叫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白化变异种,因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转变成白底黑纹而得名。很多人误以为它们是得了白化症,实际上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毛发呈白色。

对于游客来说,孟加拉白虎的模样可能很别致,但是在野外环境中,显眼、招摇的白色却让它们失去了保护色,并不利于它们的生存。

不得不面对更加凶险的野外生存环境,要随时保持跟野猪、豹子、犀牛等动物的斗争,也养成了孟加拉白虎凶猛的个性,“战斗力”在所有老虎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即便是在神话传说中,白虎也常常被塑造成一种战斗力超强的神兽。

别看3只小白虎现在连牙都没长出来,但流淌在血液中的“骁勇好战”却是挡也挡不住的。

C

宁波已累计繁育30余只孟加拉白虎

因为基因突变带来的野外生存、繁衍后代等问题,目前已难觅野生孟加拉白虎的踪迹,全世界所有孟加拉白虎都生活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中,而且种群数量不大。

“从开园到现在,我们共繁育了30余只孟加拉白虎,其中人工育幼的有10来只。”宁波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说,“从去年下半年到目前,共繁育了4批9只小白虎。”

小白虎的陆续出生和健康成长,不仅得益于白虎父母拥有稳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得益于育幼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

工作人员说,这9只小白虎有的是白虎妈妈亲自抚养的,有的是人工育幼的。他们计划明年在合适的条件下,让这9只小白虎生活到一起。

宁波晚报记者 石承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