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良在擀麻糍。(戎美容 陈隽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径崎岖通下水,风物人情更淳美。诗句中的“下水”正是东钱湖镇的下水村,旧时称下水河头。在这个浸润千年的小村落里,有一种远近闻名的糕点——麻糍。

据记载,早在宋代开始,村中的婚嫁吉日就有赠送麻糍的习俗,而后,随着东钱湖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带动了村里一批麻糍家庭作坊。

每年节假日,尤其是清明、立夏前后,便是麻糍作坊最忙碌的日子。

昨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村民蔡明良接到了一笔150公斤麻糍的订单。“昨天刚交了250公斤,今天原打算歇一天,可老客户临时加了个急单,只能又把全家聚在一起劳动啦!”语气略显无奈,他脸上的笑容却如沐春风,可见急单常见,家人“加班”也是平常。

蔡明良的作坊内,一个土灶,两张老旧的木质桌,一套大木锤和石臼。记者来到作坊时,他已经麻利地在土灶前烧起水来,他的老伴在准备麻糍原料。

等灶膛火烧旺之后,他就在桌上揉起了糯米团。“自家种的糯米磨成粉特别香,艾叶也要挑那种没有经络的,口感好……”揉粉的间隙,蔡明良向记者说起了制作麻糍的几个小秘诀。

四五分钟后,他又取来了一个大筛子开始筛粉,记者主动要求加入制作队伍,筛粉看起来简单,但上手之后才发现需要手劲。

眼见着蒸桶上方水汽氤氲,按蔡明良的指点,记者分批次把筛好的糯米粉一勺勺倒入蒸桶内,“不能放太快,否则夹生了可不好吃。”

10多分钟后,糯米粉熟了,再放入事先煮泡捣碎的艾青。“我今天4点多起床,去山上采了些,洗洗蒸蒸,忙乎了四五个小时,这个就比较费事。”说着,蔡明良把糯米团倒入石臼中,接下来的活是他老伴的。

在蔡明良的作坊里,捣麻糍是半自动的。两年前,他上山选了一根木头,请了电工装了电机,只要摁下开关,木锤就有规律地落下,他的老伴只要“插空”翻个糯米团。

等糯米团着色均匀,整体通绿时,就可以出臼了。一个10多公斤的团子要擀得均匀,不能厚此薄彼,又是一个技术活,最后撒上松花让其冷却,这“一饼”才算是完成,等晾凉之后就可以剪切成块。

当然,在晾凉的间隙,蔡明良又要进入下一轮的重复操作。

记者算了一下,如果按12公斤“一饼”计算,整个工序耗时40分钟,那么150公斤的一个订单,全家至少要劳作8个小时。

60多岁的蔡明良跟麻糍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虽然辛苦,但有了这个谋生的技能,他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原来,劳动真是有味道的。

记者 戎美容 陈隽 通讯员 周斯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