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芮


(资料图)

上下班通勤耗时和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是衡量一座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昨天,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百度地图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选取了45个主要城市,结合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9项指标,呈现2022年中国城市职住空间与通勤特征变化。

根据《报告》,过去一年里,在全国45个轨道运营城市中,仅50%通勤人口可以实现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仍有超过1400万人口承受极端通勤。

相较而言,宁波人的通勤出行幸福感要强得多。在《报告》中,宁波由Ⅱ型城市跃升至Ⅰ型城市,并以31分钟的平均时耗、7.5公里的单程平均距离,我们宁波又一次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

《报告》中有许多数据值得关注,来看看宁波的详细情况——

一半以上的宁波人享受着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

宁波人的单程通勤时间为31分钟,与去年持平,这个通勤时间和海口、呼和浩特、南通、兰州等城市的通勤时间差不多。

更让人羡慕的是宁波人5公里以内的“幸福通勤”比重达到了57%,超过一半的宁波人正享受着“速到”的幸福。

但这个数据近年来有所下降,意味着我市职住分离的情况有所增加。

职住分离度,可以理解为从居住地到就业场所的距离。一般来说,通勤距离越短、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这座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平衡性越好。

2020年,宁波的职住分离度为2.7公里,2021年为2.9公里,最新数据已经增加至3.2公里,说明宁波的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还有待加强。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程45分钟以内可达,是“幸福通勤”的指标之一。

宁波人45分钟内通勤比重为86%。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45分钟内就能到达公司。

平均通勤距离为7.5公里,大概是宁波市政务服务中心到天一广场的距离。这个通勤距离与无锡、大连、厦门等城市基本持平。

通勤空间半径,反映着城市紧密通勤联系的空间范围。宁波的通勤空间半径从维持了三年的31公里提升至32公里,这也表明宁波的城市辐射能力更强了。

在宁波乘坐公交上班,是个不错的选择

轨道交通,是有效降低通勤时间的方式。

在《报告》中,41个运营地铁城市中800米轨道交通覆盖通勤比重总体平均水平是19%,宁波为16%,略低于平均水平。

目前宁波轨道交通仍在全力建设,未来轨道交通网络会更加健全。可以预见,宁波的轨道交通覆盖通勤比重也会有所提高,未来会有更多宁波人感受到家门口就有地铁站的幸福。

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公交服务能力的重要测度。

宁波公交服务能力占比为51%,超过了全国主要城市47%的平均水平,较前两年的48%也有所提升,这也表明宁波的公共交通基础建设更加完善。

因此,在宁波乘坐公交上下班是个不错的选择。

职场新人的通勤时长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报告》对职场新人的通勤时长进行了分析。

新就业大学生群体平均通勤时间更长,为了降低居住成本或者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一部分职场新人不得不承受长距离通勤,且通勤更依赖轨道交通。

在2010年-2020年大学毕业生人口增量最多的16个城市中,去年北京、上海和重庆25岁以下职场新人群体通勤距离超过10公里,超四成职场新人居住在轨道车站800米范围内,80%职场新人单程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内。

看完整份《报告》,总体而言,宁波人的平均通勤时耗真不算高。

据有关数据显示,宁波全市常住人口达到961.8万人,汽车保有量超326万辆。常住人口持续攀升,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市民通勤的幸福感却不降反升。

百度地图早前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中,宁波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在全国百城中排第71位;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8.91%,降幅居全国百城之首。

换言之,宁波“降堵”成效显著,交通顺畅的优势不断凸显,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