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鸟类多样性状况如何?记者近日跟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晓奇和他的同事郭宁宁,走进了位于通州区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生态保育核心区。

上午10时前,是鸟儿们的觅食高峰期。最先偶遇的是6只灰喜鹊,它们有的停在草坪上,有的飞来飞去。

接着又飞来两只大嘴乌鸦。“这可以说是北京最聪明的鸟”,高晓奇举起望远镜,观察起停在树杈上的一只大嘴乌鸦。

“咕咕咕……”突然传来一阵鸟叫声,只见一只鸟快速飞过,“这肯定是戴胜。”高晓奇说,戴胜这种鸟有点儿像啄木鸟;咕咕的叫声也很独特,因此还有个外号叫“臭姑姑”。

叫声特别的鸟,还有白头鹎。一听到像短口哨声般清脆的叫声,高晓奇就锁定了是白头鹎。白头鹎以前北京比较少,大多在南方生活,而如今,在北京的城市公园、居民区等处,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突然,天空闪过一片密密麻麻的黑影,少说也有五六十只,并时不时传来如风铃般清脆的叫声。“这种鸟叫金翅雀。”高晓奇说,金翅雀飞得特别快,秋冬季节喜欢成群结队。

大约10米开外的一棵松树下,一只灰头绿啄木鸟刚刚停落在草坪上,就发现了有人在观察它,赶紧躲到松树后。有意思的是,它还会偷偷出来瞄一眼,仿佛在玩捉迷藏。高晓奇说,灰头绿啄木鸟是北京城区常见的一种啄木鸟。

沿这条观鸟路走了两个多小时,仔细一算,记者一行已经“偶遇”了17种不同的鸟类: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麻雀、珠颈斑鸠、山斑鸠、灰椋鸟、戴胜、金翅雀、白头鹎、环颈雉(野鸡)、斑鸫、黄喉鹀、小鹀、灰头绿啄木鸟、棕头鸦雀、黑翅鸢,总数量达400多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