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减少进京就诊患者35万余人次,脑科中心等区域医疗中心初具规模,张家口市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京张两地在医疗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如今7年过去,各项惠民成果正不断落地。

亮眼成绩由何而来?其中两点殊为关键——其一,建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各家医院通过智能设备,共同出谋划策,提供远程服务,帮助更多患者获取有效治疗服务。比如前段时间,在张家口挂职的多位专家,通过5G网络与北京视频连线,共同完成了河北省首台、国内第三台5G环境下机器人辅助定位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其二,深交流共促人才培养。京张两地以选派专家常驻、共建专科、人才进修、科研教学等为基础,不断助推学术、技术及管理等资源共享,合作上探索出了“天坛模式”“积水潭模式”“同仁模式”等,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队伍”。

无论是资源注入,还是智慧共享,依托的都是长期、稳定、全面的协同机制。近些年,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医疗卫生服务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签署重要协议,实现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建立试点单位,推进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合作……目前,政府部门牵头,医院积极互动的协同格局已基本形成。这些务实举措,不仅让更多患者能够在家门口“看好病”,更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医疗惠民,协同筑基。对京津冀来说,面对三地居民多元的就医需求,一方面,要将合作重点放在强专科、重管理、扩规模上,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从根子上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重要的,则是不断拓宽视野,除疾病治疗外,进一步在妇幼健康、老年健康、精神卫生等方面多交流、多合作,共同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并肩同行,未来可期。放眼全球,举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公共服务基本都实现了均等化。让我们继续以医疗为抓手,做实公共服务协同大文章,让京津冀成为更具活力、更加和谐的发展高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