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史航事件中当事人之一“小默”的“小作文”横空出世,史航事件正式走向“多对一”的自由辩论阶段。不夸张地说,第一位揭发者的叙事,就已经为这场风波定了调,也就是“强言辞弱证据”。毕竟真要是有“强证据”,还用得着“小作文”吗?

另外从标签定性上来看,也注定了“弱证据”的现实。要知道,从侵犯的性质上来讲,性骚扰是比性侵犯程度较轻的一种行为,它更强调调侃、调戏,言语上表现为开黄腔,接触上表现为乱亲乱摸。


(相关资料图)

当然前提也要搞清楚,一定是违背女性意愿的情况下才算性骚扰,而不是说调情层面的“不行、不愿、不可以”也会被划到性骚扰范畴。当然具体区别来讲,客观上需要通过关系的深浅判断,主观上需要基于感受的意愿判断。如此之下,对性骚扰的判断自然就会走向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说关系上的深浅,一方认为是男女交往关系,可另一方也可能不这样认为,所以这就产生第一环不确定性;其次、一方已经觉得可以发生亲密关系了,认为是调情骂俏,可另一方也可能是被动接受,所以这就产生第二环不确定性。

当然这还只是条框上的不确定性,回到具体的个体,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对等,又会形成第三环不确定性。在这个问题上,唯一可确定的是,往往上位者对下位者会有拿捏,当然也意味着在侵犯层面有掌控性。

之所以强调这些,是想说认定性骚扰的过程是复杂的。因为每一框、每一环都有变数,这就导致“弱证据”下的揭发更是会走向不确定性。可即便如此,从朴素的舆论立场来看,人们还是倾向相信下位者的讲述。

就此也就能理解,为何史航事件发酵不久后,跟史航有合作的出版方和媒体方就开始表态“切割”了,因为作为机构是更强调公共立场的。而有人站出来质疑史航的朋友们不表态,这其实是把公私混淆了。

一定程度上,史航的朋友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立场,可能有支持史航的,也有对史航失望的。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从朋友的角度讲,不表态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朋友关系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虽然也免不了利益勾兑,但是通识意义上的朋友,义气还是为先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即便史航的个别朋友没有直接表态,但是侧面表态时反映出的立场还是以“真相为准”。然而可惜的是,从前两轮的对峙来看,各方拿出的证据都有些不够硬气,甚至有些“勉强”。以至于舆论层面也开始出现小范围的争论。

比如“没谈拢的情感关系”,又如“被摧残的霸凌关系”。当然还有别的很多种情况,这里先拿这两个比较典型且相对的情况说一下。平心而论,单就逻辑论证上讲,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有对应的现实案例存在。

因此在没有强证据的现实下,强言辞就成为唯一的武器,即便不能把对方彻底碾碎,也会让对方身败名裂。换句话说,不管是“没谈拢的情感关系”,还是“被摧残的霸凌关系”,只要弱者强言辞,强者有嫌疑,那么结局都差不多。

甚至从得失角度讲,在性骚扰的定性上,警方是否介入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站出来的女生们说了什么,史航的圈内影响力有没有受到折损。所以归结到最后,史航事件注定是一场心性博弈。不仅是关乎公共世界的心性博弈,更关乎近身世界的心性博弈。

一方面,它会让当事各方明白心性是不完美的,只有恪守原则的心性才可能抵达彼此。否则便是“不是我吃掉你,就是你反噬我”,活脱脱一个你死我活的人间炼狱现场;另一方面,它也会让更多人明白边界意味着什么,尊重到底是什么,信任是怎么回事。

因此,千万不要上升到性别对抗层面进行扩大化解读。说到底,“耍流氓”不分性别,“没谈拢”也不分性别。比起所谓的“性骚扰黑箱”,藏于人心的“黑箱”更令人无解。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强言辞弱证据的现实下,各方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所以在“小作文”阶段,局外人更应该多听多看,即使会天然地站到弱者立场,但是最好把是非曲直转化为具体问题,否则围观各方博弈,跟围观街头吵架没什么区别,除了无聊毫无半点儿变化上的推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