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剧名家何赛飞心疼年轻演员受穷,一个月仅收入1500元,在一台比赛现场当场发飙,对镜头怒批行业现状:「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

视频看了几遍,台上何老师不吐不快,骂得确实抑扬顿挫,慷锵有力,底下附和的掌声也一阵一阵,似乎都在感慨终于有「内部人士」质问资金流向,戳破皇帝的新衣。大有燕赵悲歌之士易水击筑之感。


(资料图)

动情不一定有理,我倒不觉得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说真的,这么多评奖背后是否有贪腐还真不知道,但梅花奖评了奖,奖金有没有给出去?个人觉得基本不会造假。至于财政每年有没有拨款扶持这些曲艺表演,肯定也有。

但给了又能如何,依然养不起这么多「曲艺艺术家」。

别提什么梆子戏没人听,传统曲艺没人关注。就这比赛,除去在某些国有部门流通的赠票外,公开发售门票,能不能有这么多人坐在台下都说不清。来的这些人,又有多少人知道何赛飞到底何许人也,更说不清。

记得前一阵五月天门票哄抢一空,一票难求吗?大家是会用脚投票的啊。

现在你得了10个梅花奖,一年一个,奖章绕地球五圈,全挂胸口,大家也不爱看你唱的东西,更别提从他们口袋里面掏钱了。

就台上大鼓这么一敲,唱念做打一上,估计就能吓跑大部分的90后。再让他们不玩手机,在台下坐满2小时,怕都是一种折磨。

更可怕的是,不少民营企业还要为此买单。有民营企业家就和我抱怨过,一旦有这种活动,总有找他们索要赞助的部门。他们明知道没人看,没人听,没影响力,又不好不给,只能一边喊着支持传统文化,一边在背地里欲哭无泪。

所以传统曲艺真的毫无市场吗?不是。

郭德纲、赵本山为什么靠市场就能活?说白了,还是观众喜欢,观众待见,观众乐意掏钱。传统艺术能被大浪淘沙留下来,才是人民喜闻乐见,愿意接纳的东西。所谓主流相声演员,不靠这些德云社的小剧场救赎和革新,早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已经被市场抛之脑后。

现在来看,越用财政供养的团队,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部分的传统艺术家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背负着的是国粹艺术和传统文化,一不接地气,二不考虑变革和普及,往曲艺团一坐,职称一评,乌泱泱大一帮人等着财政供养,财政能养得起那么多人吗?

靠呼吁,是呼吁不来观众的,靠自我感动,也唤不回受众的心。

真的,不要把自己当阳春白雪,不要成为庙堂艺术,去和时代结合,自己去市场里面刨食吃,安安心心下到村镇里面去搞演出,做变革,讲进化。

如果到那天,市场仍然不买账,就说明这份艺术是被大家抛弃的艺术,跟不上时代的新需求,是物竞天择里面要被淘汰的部分。那就安安心心刻成光盘,进到博物馆里面去留存。

最让人担忧的是,微博热搜底下的热门评论,还在盯着「快让当事人入编」说事。这种对编制的孜孜以求,已经渗透了各行各业,深刻到骨髓里面——有编制才有安全感,才能发挥120%的势能进行创作和升华。

入编怕是有点难度,财税怕真是供养不起的这么多艺术家。

如果大家真的悲天悯人,可以一对一结对子,用爱发电,用真心,去把这些艺术家供养起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