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购车成新能源车市场主体

徐长明表示,从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为32.1万辆,2021年1-7月份,私人领域增加量为63.1万辆,公共领域增加量为15.9万辆,私人购车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体。从占比来看,2019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占新能源汽车总增加量的比重为54.3%,2020年该比重提升到71.5%,2021年1-7月份比重提升到了77%,私人领域出现了市场化转型。

从销量数据来看,2021年1-7月,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在非限购城市和限购城市的销量分别为60.7万辆和30.3万辆,大约是2:1的比例。从增量数据来看,2021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量最高。另外,2017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在非限购城市卖得也很快,主要是做网约车。而2020年下半年开始,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是非限购城市的私人购买,“如果这么持续快速发展,我觉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到2025年就远远不是20%了,很可能会高很多,所以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徐长明说。

预计95后电动汽车消费群体会快速增长

下一步电动汽车的转型如何发展?徐长明认为,预计95后消费群体未来会快速发展,80-95代群体会比较稳定,60-70代群体比重将下降,“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智能化接受程度比较高,现在买电动车和智能车明显感觉年轻人的比重高一些,这非常明显。”

对于下一步私人领域电动化的继续发展,徐长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个,传统车企的电动车要尽可能地智能化。“现在的电动车智能化弱一些,近期年轻人购买为主体的一定是智能化的电动车,现在卖得比较好的是蔚来、特斯拉、小鹏等。”

第二个,要支持新的智能化背景的高科技公司进入。“能够为20万以下的B级车和A级车带来电动化,这就要求这些公司一定是成本控制率比较强,而且是能够带来智能化,目前依靠现有车企做低价位的比较难。现在消费者对小米抱很大的期望,认为小米的价格比较合适,就看谁可以在A级车里造一款十五六万的电动车,这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第三个,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要适度地延续。2021年1-7月,电动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的12.7%,按照一般的新产品定义,一个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10%以后,就是一个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了,但是汽车产业有大量的政策,包括财税和非财税政策,包括舆论导向,现在消费者都认为电动车是方向,但是这么多的政策起作用,不能轻易地认为市场到了这个水平,该撤的都撤了,这是比较危险的,所以需要财税和非财税政策的支持,包括舆论的导向,才能使电动化的趋势能够顺畅发展。(记者刘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