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讲述母亲的心愿。记者刘波摄

93岁母亲卧病在床,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寻亲》,看到动情处常常伤心落泪。65岁的杨伟民看在眼里,更是痛在心里。为此,他给宁波晚报新闻热线87777777打来电话求助:“我想请你们记者帮我母亲寻找血缘亲人,圆了她的愿望,让她不留遗憾。”9月1日,记者赶到杨伟民的妹妹杨幼芬家,见到了要寻亲的徐阿毛老人。


(资料图)

1

10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抱养

如今93岁的她要找血缘亲人

杨伟民告诉记者,母亲徐阿毛今年93岁了,“她能说出的线索非常少,只知道自己的生日是1930年六月初九,亲生父母家应该是在现在的海曙区鄞江、龙观、章水一带。”当时,因为徐阿毛的亲生母亲得了肺病,觉得自己养不了女儿了,就想把10个月大的徐阿毛送人抚养。

杨伟民的阿太(徐阿毛养父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让人把徐阿毛接到了宁波莲桥街的家里。“阿太非常善良,一方面是想做好事,给母亲一个家;另一方面,当时阿太的儿子儿媳(也就是杨伟民外公外婆)生下的孩子不幸夭折,所以就想把我母亲交给他们抚养。”

养父母一家待徐阿毛都非常好。所以,当徐阿毛第一次听说自己是被抱养的时候,根本不当一回事。

“那年母亲14岁,邻居阿毛阿姑(音)跟她说,你不是这家人亲生的,你是领养的。这让我母亲很诧异,却没有多想,回来还告诉了阿太。阿太非常气愤,让我母亲不要相信,还说要去打阿毛阿姑。”杨伟民说。

养母收养了徐阿毛以后,又生了近10个孩子,但好几个不幸夭折了,有6个女儿健康成长。“作为家中长女,母亲只读了一年多的书,就开始做蜡烛芯挣钱了。”长大后,徐阿毛先后在永华布厂和宁波棉毯厂工作,直到45岁时病退。

养父母在世的时候,一直瞒着徐阿毛领养的事。1990年,养母去世,有一个妹妹跟徐阿毛说了这事,徐阿毛仍然半信半疑。1995年,养父也去世了,又有一个妹妹跟徐阿毛说起了领养的事。这下,徐阿毛信了。从此以后,她经常会跟杨伟民说起想找亲生父母的事情。

去年11月,徐阿毛的老伴杨根华去世了,这下忧伤成疾的徐阿毛就更加想见血缘亲人。“母亲跟我说了要去寻亲的事后,我就仔细找线索。今天上午,她又想起别人告诉她的一条线索,说她亲生父母的家在鄞江或周边乡镇的崔家岙村。”

杨伟民说,现在,母亲的亲生父母肯定已经不在人世,只能寄希望于嫡亲的兄弟姐妹还有人在世。“或者有没有年纪大的村民,还能记起当年村里有一个女婴被送走咯。”这时,躺在病床上的徐阿毛对杨伟民说:“早点让你去找就好了。”

徐阿毛年轻时的照片。

杨伟民还向记者提供了一张母亲二三十岁时拍的照片。“说不定母亲长得像亲生父母,凭着照片能让知情者回忆起来。”

记者当即询问了好几名鄞江镇的工作人员,但都没有听说鄞江镇有崔家岙或者发音相近的村子。

2

已过世的父亲有个“抱养”姐姐

杨伟民想找到这个嬷嬷

说完了母亲的寻亲线索,杨伟民又说起了父亲的故事。杨伟民的父亲杨根华生于1928年六月初一,在他之前,杨伟民的爷爷领养过一个女孩。“父亲和嬷嬷感情不错,以前常有走动。”杨伟民清楚地记得,30多年前的一天,嬷嬷带着儿子来莲桥街的家里看望父亲。“当时,嬷嬷还亲切地叫着父亲的小名‘华华’。”杨伟民和妹妹杨幼芬还隐约记得,嬷嬷有一个儿子叫毛路明(音)。

后来莲桥街拆迁了。“有一次,原来的社区居委会给我们打来电话,说有一封信寄到了那里。”父亲拿回一看,是嬷嬷寄来的,说是搬家到了洪塘,要请父亲去新家看看。

去年,父亲病重弥留之际,杨伟民想到了嬷嬷,想让嬷嬷见父亲最后一面。不料那封信怎么也找不着了。“信没了,地址也就丢了。我只记得原来嬷嬷嫁到了奉化的滕头或者岩头。”为此,杨伟民三次到奉化岩头村找线索,有一次还挨家挨户敲开了20多户人家的门,但仍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这样,杨根华带着遗憾走了,但杨伟民仍然决定继续寻找。“找到嬷嬷或者她的亲属后,我要告诉他们父亲去世的消息,也想请他们来看望一下母亲。我想把上一辈的亲情续上,也是给过世的父亲一个慰藉。”

截至发稿,记者还没得到有用的线索。如果您看到本文,能提供什么线索的话,请致电宁波晚报87777777新闻热线。

宁波晚报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张琦 柯荣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