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在我国武汉就有着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被人们称为“暴走妈妈”。那个曾感动全国,每天暴走10公里割肝救子的武汉妈妈,现生活幸福。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从古时开始人们就对于母亲的爱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汉朝刘安曾说“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无私就是母爱最大的特点,每一位母亲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

陈玉蓉是一个十分普通的退休女工,1996年下岗后她就在一家建材市场做会计。她和丈夫感情深厚,还有着一个儿子,在邻里之间也因为她的热心肠十分受欢迎,乡亲们都很喜欢她这个干练的人。

但是村里的人都知道,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斌患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症。在儿子13岁那年,陈玉蓉发现他突然说话结巴,连路都走不直了。送去医院,医生确诊叶海斌患了肝豆状核病变,一种十分复杂的先天性疾病。

这种病的患者的肝脏无法代谢出体内的铜,这会让铜元素在体内不停堆积,从而导致器官衰竭。2005年8月5日,陈玉蓉被儿子吐血的声音惊醒,送去医院才知道儿子已经严重的肝硬化。除非移植肝脏,否则时日无多,但是无力承担医药费的陈玉蓉只能采取护肝疗法来进行保守调养。

3年后,叶海斌又一次发作了病症。经过在宜昌紧急抢救,被转到武汉同济医院治疗。两次的吐血让陈玉蓉毫不犹豫地决定哪怕砸锅卖铁都要为儿子做肝脏移植,她自己也义无反顾地成为了捐献者。

母子之间的器官排斥性极低,可事情并没有如此顺利。2008年12月31日,陈玉蓉被检查出重度脂肪肝,而且叶海斌也被查出丙肝。陈玉蓉的肝脏不能被切除,而叶海斌也需要一半的肝脏进行移植。

叶海斌的父亲是家中顶梁柱,经济主来源,儿媳妇还很年轻也要带孙女,他们二人的肝脏都不能捐啊!眼看着儿子生命垂危,陈玉蓉非常焦急,而这时医生和她说,如果她能够减肥的话,说不定可以让她的脂肪肝减弱,增加移植的可能性。

2019年2月18日,从医院出来的陈玉蓉立刻就定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为了保护这个家庭,拯救自己的儿子,她开始了长达七个月的“暴走”之旅。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她就开始了运动,早上走五公里,晚上吃完晚饭后再走五公里,一天纯步行10公里以上,这个运动量堪比运动员级别了。

9月21日,看着已经破了四双的鞋和紧了又紧的腰围,陈玉蓉觉得是时候去医院检查了。当那从68公斤变成60公斤的体重数字出现时,医生和陈玉蓉都惊呆了。肝脏检查发现脂肪肝细胞小于1%!这不能不称之为奇迹!

2009年11月3日,由陈知水教授亲自主刀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非常成功,不仅叶海斌恢复很好,陈玉蓉也逐渐健康起来。七个月,超过2000公里的步行,16斤体重,完全消失的脂肪肝,“暴走妈妈”用母爱的执着给我们看了一场真正的奇迹。

如今的陈玉蓉十分健康,并且保持了健身的习惯。出于那段时间太艰苦,现在的她可喜欢吃肉了,再也不用去担心减肥和体重。叶海斌也用自己的收入来为母亲尽可能多的尽孝心,老人家的生活十分快乐。

那个曾感动全国,每天暴走10公里割肝救子的武汉妈妈,现生活幸福

2009年陈玉蓉被评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在她的身上母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用最无私和最执着的精神,把自己的孩子从鬼门关旁拉了回来,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母亲,永远需要我们敬爱的母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