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又一项“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2021至2022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将于10月21日至24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刚成功举办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的首体将实现“冰冰转换”,而这也是本次冬奥会测试赛的一大亮点。

本次冬奥会测试赛期间,首都体育馆承担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比赛,而这两项也是北京冬奥会期间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的比赛项目。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已经结束,10月21日至24日将在首体举办2021至2022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站比赛,这是本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首站比赛,更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该项目资格赛,世界顶尖高手云集首体,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短道比赛参赛队伍多、竞技水平高,比赛轮次密,组织难度高,对组织者是一次更大的考验。

根据北京冬奥会竞赛日程,首都体育馆将承办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项目比赛,两个单元的比赛间隔是5个半小时,这意味着场馆要不断转换。首体场馆群运行团队主任丁东表示,首都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所面临的其中一大压力就是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个赛事的连续转场,而且要在同一天进行转场。比如白天是花样滑冰比赛,晚上是短道速滑比赛,还或者下午是短道速滑比赛,晚上是花样滑冰比赛。

“冰场转换”是这次首都体育馆运行的重要课题,包括冰面转换,温度、软硬度都将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调整。今天,首都体育馆已经按计划有序完成花样滑冰到短道速滑的场地转换。丁东介绍:“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项目对冰面要求不同,比如花样滑冰要求冰面厚一些,短道速滑要求冰面薄一些。此外,还有不同项目的媒体记者摄影位置不同。花样滑冰摄影位置主要在主席台方向,短道速滑摄影位置主要在弯道方向,这些是我们直观能看到的转换,还有一些细节更要精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