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鹿杨)记者近日走访本市多家室内健身房,发现不少健身房存在操课人员密集、未提醒访客佩戴口罩、消毒次数过少、高峰期未采取限流措施等防疫薄弱环节。

10月31日,记者来到丰台区方庄南路的一家健身房,几十平方米的健身器材区有将近20个人在同时锻炼,几乎每台器材都有人使用,还有健身爱好者在器材间的空隙中铺设了瑜伽垫,在上面进行训练。11月1日晚间,该健身房内的动感单车教室也十分火爆,只有一台单车空余,另外17辆单车均有人使用。一位陪孩子来游泳的家长有点担心地表示,在疫情散点多发的新情况下,健身房应适当控制人流,让大家锻炼身体的时候能保持安全距离。

在丰台区顺四条的一家健身房中,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形。这家健身房的前台张贴着一张要求重点行业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的海报,但入门防疫措施却较为薄弱。前台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口罩,也没有任何测温措施。

在这家健身房的动感单车教室内,满满当当地摆放了二十多辆单车。工作人员表示,高峰期能有二十多人来上动感单车课程,健身房目前没有任何限流措施,消毒频次为一天一次。

有健身爱好者向记者反映,希望健身房能增加消毒频次。“一天中得有几十个人轮流摸过同一个器材,甚至还能摸到上一个训练的人手心里的汗,一旦发生疫情会十分危险。”

随后,记者来到蒲芳路的一家健身房,前台工作人员也没有佩戴口罩。当记者表示想了解私教课时,工作人员径直将记者带入健身房,并未要求扫码、测温以及登记。

近段时间以来,北京陆续发现京外关联和本土病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室内健身场所较为封闭,人流量较大,更应谨慎对待每一个防疫环节,不放过任何防疫漏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