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规划》从范围、目标、功能、布局等方面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建设保护提出要求,预计到2035年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成。

《规划》明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形象定位首次明确为“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先行区”和“服务首都及国家对外开放的文化金名片”。如何理解《规划》中提出的“一线、五区、多点”的整体空间布局?北京长城又有怎样的特殊定位?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汤羽扬。

长城资源主线并不是简单的墙体概念

《规划》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整体空间结构布局确定为“一线、五区、多点”。“一线”即长城资源主线,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主体,也是展现长城核心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区,主要落实严格保护管控要求。

汤羽扬强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中的长城资源主线,并不是简单的长城墙体概念,而是包括长城墙体和它周边的一些烽火台、连墩等,是与长城相关的军事防御体系。

“五区”即五个重点区域: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沿河城。“这几个组团(区)的名称,我们不是按照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等来定的,而是根据历史上长城的军事建制和关口来确定的,如密云区的古北口在历史上就是个很重要的关口。”汤羽扬表示。

《规划》中,五个核心区域都被赋予了各自的特色。马兰路区域位于平谷区,主打“长城+户外休闲”,将作为京津冀长城保护协同管理试行区;古北口路区域位于密云区,主打“长城+历史名镇”,将作为京冀长城景区协同发展试行区;黄花路区域位于怀柔区和延庆区,主打“长城+传承样板”,将作为跨区长城协同保护利用试行区;居庸路区域主打“长城+国际名片”,将作为跨区长城景区协同发展试行区;沿河城区域位于门头沟区,主打“长城+红色文化”。

汤羽扬介绍,五个重点区域的长城墙体,除沿河城(门头沟区)外,各区域长城墙体长度大概是20公里-30公里,五个区域长城墙体长度约占北京长城总长度的10%。

“多点”即多个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文旅融合区及传统利用区,是体现北京长城文化代表性特征的重要资源点。

《规划》分近期、中远期实施。近期实施目标到2023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北京长城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标志性项目基本建成。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初步落实,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4个重点区域建设初具雏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全面推进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中远期实施目标远景展望到2035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全面建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长城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全面建立。

箭扣长城每期修缮方法和效果都有变化

《规划》明确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标志性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3项,北京市级7项。3项国家级标志性项目包括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箭扣长城修缮项目、北京长城文化系列节庆活动等。

汤羽扬表示,箭扣长城修了很多期,现在修到第4期,后面还会一点点去修。“长城一直比较受公众的关注,前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修缮长城的讨论。”

“我们可以看到,箭扣长城每一期修缮工程的方法和效果都是有变化的,当然,安全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行业里的人还能够看到,它的历史信息是不是保存了,是不是加了东西、加了多少等。中国的长城不是都像八达岭长城这么完整,箭扣长城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个形态,但它是安全的。在修缮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珍稀物种,涉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要考虑是否也要保存,而不仅仅是修缮墙体的问题。”汤羽扬说。

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箭扣段长城研究性保护修缮工程,将探索长城保护、考古、研究的新模式,建成国内第一家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长城保护修缮理念和技术方法,引领全国长城保护修缮行动。

建设成文化、生态、生活共融发展的典范区

《规划》明确了“漫步长城史卷的历史文化景观示范区”和“文化、生态、生活共融发展的典范区”的建设保护目标,使之成为展示中国长城历史文化景观的最优资源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中的北京段应成为中国长城历史文化景观展示的示范区。

“北京的长城比较特殊,大多在山上,划定保护范围的时候,基本从山顶一直划到山脚,这个地方是不宜再去开山动土、开采石材的。”汤羽扬说。

汤羽扬介绍,在长城严格管控的保护区范围内,不再以建设活动为主,而是以保护长城和历史文化为主,但同时又要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它。所以,这个区域可能不会去做大型的生产生活活动,但会有一些比如观景台、木道等小型设施。

“生活典范区实际上指周边的村庄小镇等,比如古北口镇,就在长城脚下,而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严格管控的区域也好,在稍微宽松一些的管控区也好,居民还是要生活的。”

汤羽扬认为,这不仅仅是北京要考虑的问题,整个长城沿线都要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要通过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使这个区域的老百姓受益,环境好、村落好、人的生活也好,希望它是一个生态、生活共融发展的区域。”

长城北京段有怎样的特殊定位?

“中国的长城分布在15个省份,分布范围广,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长城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要结合各个区域自身的资源、建设条件、文化特征,这是最基本的。”汤羽扬说。

北京长城作为中国有长城分布的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在北京境内自东向西蜿蜒经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昌平区、延庆区、门头沟区等6个区,长城墙体全长520.77公里。

北京长城包括北齐及明代两个时期的长城,其中明长城为主体,主要为砖石砌筑,总体保存较好,连续完整。北京长城赋存环境总体保存较好,长城沿线80%以上地区为山林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就北京长城来说,它有自己的景观特征,大多分布在山上,有非常好的山地、沟壑景观。”汤羽扬介绍,“最重要的一点是,北京长城守护着京城。比如长城的墙体上有很多敌台,在古北口等一些重要的关口,敌台的密度比其他长城大很多。”

“另外,北京的长城还有一个特点——紧靠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人们方便到达,生活在周边的人也很多。不论从知名度,还是向公众展示方面来看,北京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更有条件把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得更好,所以我们才会定位它是‘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先行区’。”汤羽扬表示。

北京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按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到2023年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的要求,基本完成国家级标志性项目的建设任务。同时,协调推进长城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局面初步形成,为实现2035年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