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交谈声、呼叫铃声、对讲机声……这些嘈杂的声音构成了医院独特的“病房交响曲”,令一些住院患者感到不适。如今当你走进北京地坛医院的病房,会惊奇地发现曾经“热闹”的病房安静下来了,曾经此起彼伏的“交响曲”变成了一首首悦耳的“小夜曲”,病房变得安宁舒适了。而这安宁舒适的住院环境,源自北京地坛医院近来推行的一项便民惠民措施——“安静病房”项目。

让“热闹”的病房静下来

“在病房工作了40年,经常发现大家大嗓门儿说话,在不自觉中确实制造了‘噪音’打扰了患者休息”。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护师、内科总护士长程宏笑着回忆,过去大家都习惯了这里的“热闹”,小推车的车轮声、机器运行声、护士站呼叫铃声、医护人员随身携带的对讲机呼叫声、医护人员交流声、探视人员和患者的交谈声……常常从早到晚都不绝于耳,不少医护人员都将“忙碌”与“嘈杂”画上了等号。“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区域有一定距离,这么多年了,医生找护士、护士找医生为了方便,基本都是喊上一嗓子,大家都习惯了。”程宏说。

但如今再走进地坛医院的住院病房,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这里,处处可见醒目的“静”字标志,在有小患者入住的病房,门上还悬挂着“宝宝睡觉中,请安静,勿打扰!”的卡通提示牌。病房的房门也被加以改造,或安装关门器,或在把手处加装关门垫,保证人人都能做到“轻声关门”。许多科室的走廊里还挂着音量报警分贝监测仪,一旦检测到有超过80分贝的声音出现,监测仪就会做出提醒,科室护士也会及时检查。在护士们身上,以往随身携带的对讲机也变成了入耳式对讲耳麦。在地坛医院的各个病房,监测仪显示屏幕上的数字都基本维持在50分贝上下。

促成这一转变的动机来源于201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根据当年市医管中心发布的市属医院患者满意度调研结果,地坛医院病区“环境安静整洁”项以4.6分(满分5分)的得分,位列该院“让患者不满意条目”第二位。科学研究表明,患者一般对噪声较为敏感,其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可能受到噪音的影响,嘈杂的环境不仅可能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护人员的疲惫感和出错率。为了给入院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地坛医院决定启动“安静病房行动”。

护士沉稳下来患者才安心

打造安静病房,首先要从不安静的因素入手,锁定噪音来源,逐个击破。为此,地坛医院护理部召开多次讨论会,各科室一起头脑风暴,总结出了操作、人为、机械、环境四个主要方面因素。与此同时,购置分贝监测仪,将噪音“可视化”。副主任护师、外科中心总护士长张艳华说:“不测不知道,原来一个电话铃声就能达到六七十分贝的音量,关个门、关个垃圾桶盖,一不小心就会超过80分贝。一着急说话快些,可能音量不自觉就上升到70分贝了。”对此,护理部达成共识,一致“刀刃向内”,细化工作准则,引导医护人员从自身做起,从细节着手,提高自身素质,相互督促,降低工作期间说话音量,减少不必要的聊天。

此外,医院还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副主任护师、感染中心总护士长文静介绍,“一遇到紧急情况声量就不自觉加大,也反映出业务能力不够熟练,遇事自然慌乱,我们希望能通过培训和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护士保持沉稳的工作状态。我们沉稳下来,患者和家属才会感到安心。”

抢在铃响之前主动服务

在影响病区安静的各方面因素中,患者使用呼叫器的声音被格外关注。在地坛医院,每名住院患者的床头均安装有呼叫铃;过去,患者如有需要可按动呼叫铃联系护士站,护士站红灯一亮、铃声一响,值班护士还需再联系责任护士到病房查看,一天下来,一个病区的响铃次数高达一百余次,严重影响病区的安静。

患者为什么要按铃?护理部主任张志云说,根据以往经验,患者按铃通常是为了联系护士更换输液,对此,我们特别要求护士熟悉掌握负责病人的情况,估算好时间,在患者按铃之前,就已来到病床前。

与此同时,地坛医院也开展针对患者的调研,结果竟让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也颇感意外。“除了换输液,询问检查信息和病情也是患者按铃的主要原因,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程宏表示。

护理部决定从提高护士的宣教能力入手,要求护士清楚掌握患者情况,了解患者需求,向主动服务转型。通过增加巡视查房频次,护士得以更加细致了解患者所急所想,在及时答疑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将一次次需要按铃解决的问题融入日常查房时的交流,做好主管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安静病房行动”实施后,患者红灯呼叫率下降了40%。

仪器报警声平均降低30%

张志云表示,营造安静住院环境,光靠护理部与患者之间的默契配合是不够的,“安静病房行动”需要护理部与医院多部门联合行动,将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噪音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后勤部门在对办公室桌椅进行防噪处理的同时,每周定期开展车轮检查,及时更换老化、故障车轮。保洁员和护工们也主动响应行动号召,工作中更注意轻手轻脚,相关仪器维护部门也开展仪器报警设置标准化系列活动,将仪器报警声在不影响正常救治的基础上平均降低30%。

“我们护士就是希望能通过小事、实事建立起医患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张志云说道。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地坛医院在市医管中心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病房安静整洁程度”一项的排名提升到市属医院第四名,该项得分也从4.6分提升到4.822分。

张志云表示,补齐护理短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需要长效机制,“目前项目开展中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各护理单元还需要加强同质化管理。接下来,我们还会定期开展交流考核,提升项目开展的整体水平。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依托大数据,对患者接受健康宣教效果进行评估,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