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国冰上运动大会秩序册、20多年前的冬奥会画册……这些都是西长安街街道义达里社区居民原启长收藏的宝贝。
老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存下了一份份珍贵的冰雪运动资料。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召开让原启长想起了他的宝贝——30多箱体育收藏,包括体育画册、比赛秩序册、老体育杂志……老人一件也舍不得扔。
1965年,15岁的原启长成为北京少年跳伞队的一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跳伞队在1年半之后解散,但正是少年时期的这段特殊经历,让原启长喜欢上了竞技体育和极限运动,也让他开启了体育收藏。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原启长淘遍北京的大小旧货市场、杂志书报摊,去亲友家寻找,一份份珍贵的体育资料被原启长收藏起来。
翻开一本1955年的全国冰上运动大会秩序册,里面记录着各个队伍的队员姓名、参赛项目等内容,封面是一幅运动员在冰场滑冰竞技的图画,“我国的冰上运动很早就开始了,1953年就在哈尔滨举行了全国冰上运动大会,那时就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这几个项目……”原启长摸着泛黄的纸张陷入回忆。
在另外一本画册中,多张彩色照片记录着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奥会的情况。画册上最显眼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中国体育代表团1月30日到达美国普莱西德湖后,五星红旗在奥林匹克村上空飘扬;另一张是2月13日,开幕式上中国队入场时的画面。“已经40多年了,如今咱们北京也举办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看着我们国家冰雪运动越来越强,我作为一个体育收藏迷,真是从心眼儿里感到自豪。”原启长感慨道。
在原启长的收藏中,还有日本友人赠送的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画册……
“我收藏的并不只是一些老物件,也是一些历史的注脚。希望能通过保存下这些历史记录,让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冰雪体育运动,是怎样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原启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