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两区”建设在北京市全域如火如荼展开之时,作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电视听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近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关于服务保障“两区”建设推动新视听改革创新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有针对性提出了推动广电领域“两区”建设改革创新的15条举措。这15条举措既有创新措施,也有对成功经验做法的固化升级,它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着北京广电视听领域的新变化。

据介绍,自2020年10月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紧密结合牵头任务和工作实际,多次深入视听园区、企业调研座谈,了解梳理园区、企业发展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探索着如何加强首都广电领域“两区”建设,优化营商营文环境,适应企业发展需求,锐意改革突破、创新创优。

完善政务服务,创新回应企业需求,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变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对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6个行政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范围取消“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核发审批”;对重点网络视听平台优化备案制服务,组织北京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完成线上登记备案;对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签一次”、5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签两次”改革;对17类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审批、对守信企业探索试点不需申请、不需材料、不需跑动的“三不”智慧政务新模式等。

这意味着影视企业在北京的审批流程大大简化,过去影视类行业进行许可证审批,都需要先在政务服务大厅发起审批需求,由大厅转至北京市广电局审批,再经过公示、通知等多步流程方可完成。如今,审批手续可由北京市广电局自动发起,针对“白名单”内的企业采取“免申即享”的简化流程,大大缩减了企业运营的时间成本。上述举措促进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的“井喷式”增加,2021年一年,北京市新增注册影视机构3300多家,2022年上半年新增机构数量多达1500家。

探索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推动中外合拍,则是《若干举措》后续开始推动的愿景。今年以来,市广电局先后召开2022年“两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走进怀柔区杨宋镇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中国(北京)星光视听产业基地等多个园区开展专题调研,并于今年4月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政策支持,适当放宽对在京注册的中方制作机构与外方合作制作电视剧的资质要求,取消中方机构须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限制,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在京注册中方制作机构即可与外方合作制作电视剧。此举率全国广电行业之先,北京也将成为“首试者”。

对于中外合拍提供的支持,不仅政策层面有突破,资金方面也有进一步的体现。过去,针对影视行业发展有过各种形式的资金支持,但针对中外合拍项目的资金并不明确。《若干举措》明确提出了要发挥新视听相关基金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外合拍项目申报;鼓励利用保税功能等建设虚拟现实演播设施、拓展影视装备融资租赁业态;加强与银行、文投、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为中外合拍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等。目前,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选送的6部中外合拍作品,也已经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资金扶持。

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新视听展、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北京纪实影像周、北京动画周等活动均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元素,并邀请中外企业参加,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持续数年,而“视听北京”国际传播品牌也正在建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