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的发展,人类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的加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如何高效地发展、利用新型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近期在可控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宣称这是该实验室第一次成功进行核聚变反应,而且还实现了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这个划时代的成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消息一经公开,立即得到全球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欧美媒体更是宣称,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可能开启人类未来“无限能源”的时代。

可控核聚变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人造太阳”,它是模拟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的工作原理,利用特定的装置来容纳产生聚变的物质,使其在极为特殊条件下实施原子间的聚变,在此过程中出现一部分的能量亏损,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即使只亏损很小一部分能量,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可控核聚变的发生,需要极高的温度以及极高的压力。在太阳内部,由于太阳本身强大的质量,产生了极为强大的引力,在太阳内部产生了相当于3000亿个地球大气压,因此只需要在1500万摄氏度的条件下,就能满足激发可控核聚变的条件。

但是,在地球环境下,以现有的条件,根本无法实现这么高的压力,因此只能通过提高反应装置内的温度,来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使其最终达到可控的状态。

人类其实早已掌握核聚变的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氢弹,只不过在氢弹爆炸的时候,我们能够满足氢弹爆炸的条件,但是爆炸之后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根本控制不了,也不能缓慢进行释放,更别提收集起来加以利用了,因此是属于不可控的核聚变。所以,科学家们在可控核聚变研究方面,重点就是要攻克实现可控的路径。

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可走,一个是依靠磁约束,另一个是依靠惯性约束。所谓磁约束,指的是通过强大的磁场,将反应窗器内的高温等离子体(主要是氘氚)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其不与反应容器内壁相接触,反复不断地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后,使其达到能够达到核聚变的条件,释放的热量又通过相应的介质传输到发电机上,最后形成电能。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参与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国家,采用的都是这种磁约束的模式,特别是我国在这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破,最新的成果是实现了等离子体1.6亿度、稳定约束时间长达1056秒,刷新了世界纪录。

另外一种惯性约束的模式,虽然理论上也是可控核聚变,但其激发的原理与磁约束完全不同,它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利用高强度的激光,经转化为高频率的紫外线之后,向着位于装置中心、仅有4毫米左右的一个“胶囊”靶标进行轰击,靶标内部充满氘氚气体的“胶囊”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强能量的输入下瞬间产生核聚变,在此过程中同样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美国国家实验室所进行的核聚变研究,就是这种惯性约束的模式。此次该实验室所进行的实验,根据报道出来的结果,其输出的能量,要大于激光轰击到中心靶标时的能量,言外之意是说,他们美国似乎已经突破了可控核聚变最艰难的一个瓶颈,那就是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距离“人造太阳”的成功将只有一步之遥。

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新闻报道里似乎哪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因为他们刻意描述的是激光轰击靶标时的能量,将其视为反应的输入能量,而实际上激光的产生,也必须得依靠相应的能量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如果要准确地计算反应装置的输入能量,必须要把产生这些激光所耗费的总能量都加在一起才可以,很显然,美国这次是在刻意偷换概念。

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得知,美国这个国家实验室装置产生的激光能量是1.8MJ,而产生这些激光所需要消耗的能量高达422MJ,如果再加入实验过程中的损耗,总输入能量甚至要突破500MJ,而实验最后释放出的输出能量,仅有可怜的2.5MJ,这“是亏是赚”显而易见。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磁约束还是惯性约束,要实现真正的可控,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