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把新闻当新闻看。

后来,很多新闻我只能当段子看。

再后来,有些新闻我不得不当智商测试题看了。


(资料图)

今天看到的几条新闻,就很有代表性。

先说朋友转发到群里“奇文共赏”的#女生靠摆地摊还清百万负债#。

摆地摊,百万,这两个要素放到一起,我仿佛已经看到文松翘着兰花指、捏着嗓子说:刺激!

我相信一个正常人看到这条新闻都会下意识地问:摆地摊真的能挣百万吗?(当然摆一辈子是有可能的,但前面有个限定身份:女生)

有了这样的困惑,你就只能看看新闻内容喽,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想骂娘。

新闻开头交代,主人公名叫乐乐,这还只是乐乐兼职摆摊的第二年。你是不是马上又得到了一个爆炸性疑问:摆摊一年挣百万?

为了解答困惑,你只能继续往下读。

原来,2021年6月,餐饮创业失败的乐乐在上班打工的同时,萌生了摆地摊赚外快的想法。

2021年餐饮创业失败,这咱都理解,毕竟到现在,很多人的口罩还没摘下来。

然后乐乐讲述,自己摆地摊的启动资金为3500元,卖玩具。在摆摊的过程中,乐乐还做起了自媒体。

而因为在自媒体上分享摆摊经历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乐乐做起了供应商,给其他摆地摊的供货。

最后,她交代了自己的收入构成:“去年的收入差不多有200万,除正常上班的40万年薪外,摆地摊净赚25万左右,供应商出货收入应该破百万了。”

我去,摆地摊只是最小的那一部分,25万。

记者或编辑同志,你在标题里告诉我“摆地摊还清百万债务”是几个意思???

这……主编不罚你们钱嘛,还是说这就是主编的意见?

真是个:记者有多大胆,正能量就有多大产。

另外,这新闻完全就是当事人自述的。

呵呵。

再来看另一条新闻,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主人公一个是女生,一个小伙。

24岁,宝马7系,跟上面那个新闻一样的套路,这俩要素搭配到一起,也是两个字:刺激。

这个新闻标题,倒是直接交代了职业:给同学做助理。

但是更大的疑惑也就随之而起:我去,做助理都这么猛,那你同学得挣多少啊?开玛莎拉蒂?

不懂,大为震撼,咱就只能继续读下去。

然而,读完全文,也没发现宝马7系和这篇报道内容有什么关系,以及记者想表达什么。

是想说,这位大二学生凭借自己给小语种同学做助播,就挣了一辆宝马7系?但是报道没说明啊?

还是说,这是一位富二代,还没毕业家里就给买了辆7系代步?也没有说明。

宝马7系真的只成了噱头。

可是,如果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信息点,为何偏偏又被做进了标题?

没见过这么写新闻的,如果在内心真的把新闻当新闻的话。

不瞒你说,一开始我以为这条新闻是自媒体出品。但是点开看到最近名噪一时的“潮新闻”,还是愣了一下。

我下意识的困惑是:这标题,责编和主编都没提出过疑问吗?

还是说,就是明明知道新闻内容和宝马7系毫无干系,但偏偏故意为之?

你可以给我画饼,但是你不能指着我手里五块钱一个的韭菜盒子跟我说:这是人参松茸馅儿的呀。

哪跟哪呀!

解剖完这两条新闻,有些同学或许也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都是年轻人,都很能挣钱。

这个点,就和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现实世界,不在一个平面上了。

这些新闻仿佛是在说:那些躺平的、摆烂的、抱怨的,都来看看,就是你自个儿的原因。

类似的,还有一个数据新闻:住杭州豪宅的人每天多工作38分钟。

嚯,是不是更直接、更有力:你买不起房,那是你不够努力。

但是,单看钱江晚报这条微博,你是找不到数据来源的。

像我这样“每天比别人多看38分钟新闻”(别问我是怎么统计的,就不告诉你)的人,就努力去查了查。

结果发现,“潮新闻”报道说,是“通过联通智慧足迹数据,允九数据采样了其中的1.3万名住户”。

具体方法是,根据杭州住宅套均价格排行,同时平衡各市辖区小区数量,最终选取了湘湖壹号、西溪风情、云栖玫瑰、阳明谷等9个杭州别墅小区,以及东方润园、武林壹号、金色海岸等7个高层住宅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住宅套均金额超过千万。

那么,又是怎么统计这些小区业主的工作时间的呢?

你看报道,也是看不明白的。或许他们就没想让你看明白。

暂且不说,如果是所谓的“足迹”数据,能否真实反映工作时间。

读完全文,我依然没有看出,这数据是怎么对比出来的,甚至根本就没“普通人”“穷人”什么事啊,那么这里的“多38分钟”,是比谁多出来的呢?

也难怪,留言区里,网友一个比一个不服。

一位朋友吐槽说,“可以去居住条件不好的租房区采访下,数据难道会显示他们不如富人区工作时间多?”

只可惜,那些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小哥、白加黑的网约车司机、996的打工人恐怕是没有时间接受采访的。采访他们,主编可能也不同意。

综上,我是真的不能理解,他们是不是觉得,在读标时代,就没人看内文了?

在互联网的古早时代,网络爽文小说曾一度盛行。

这些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出生低微的穷屌丝,或者虽然出身高贵但是天赋被限制,受尽了欺辱嘲笑,但随后的人生几乎都是一样的:奇遇、开挂、逆天,武功、桃花、地位、名誉不断上涨直达顶峰,让那些曾经欺辱他的人自惭形秽或者自食其果。

后来,或许是借鉴了网络爽文的流量密码,网络爽剧也一度流行。人们在这样的“文化盛宴”里,获得快餐式的精神高潮。

现在,文艺作品已经不够用了,便开始在新闻中寻找快感或者炮制药剂。爽新闻,大致又可以看做是这一“爽旋律”的延续。

爽新闻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类似“女孩摆摊还百万债务”“小伙24岁开宝马7”的新闻。

这些新闻试图努力营造一种正能量:你看,这样的年轻人多好啊,他们能吃苦、爱动脑,他们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双向奔赴,你若努力,便是晴天。

只是,一个正常人和正常社会难以接受的是,小说和影视剧好歹是文艺作品,你怎么爽怎么编无所谓,但是新闻应该是对社会事实的客观呈现啊!

新闻必须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可利用的。把新闻当作某种工具,是在荼毒新闻。

新闻是让我们睁眼看世界的,不是让我们“开眼”的。

如果说,网络爽文还能让部分人颅内高潮的话,那么这些爽新闻真的还能打动年轻人吗?

你以为的正能量,在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个粗制滥造的低级笑话、漏洞百出的唬人魔术罢了。

从爽文到爽新闻,信息化,是在进化,还是跌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