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义乌摆摊卖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因“日入9千”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然而吊诡的是,人们在惊叹年轻人努力奋斗拼搏的同时,竟然在相关报道、话题下的评论区提出税款问题,也就是“日入9千”的小夫妻有没有按规定交税。

一定程度上,这种质疑肯定是合理的,但是回到摆摊“牛闻”的语境里,总让人觉得有点翻车的意味。不可否认,在一些城市的商业中心地带摆摊,“日入9千”确实是可能的。但是“日入9千”跟“日赚9千”这可是两回事,无论是“吹牛”的媒体,还是“听牛”的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去咂摸一下,而不是上来就是“我相信”或是“我不信”。


(相关资料图)

甚至回到摆摊本身也其实是有区分的,一种摆摊是流动性的,不需要交租金,当然这种类型多半也是城管的“眼中钉”,另一种摆摊是固定性的,需要交租金,并且租金还不低。

就如摆摊卖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他(她)们一年的摊位费就34万,两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共约1.8万。当然针对利润,夫妻俩也强调,抛去一切开销,“日入9千”的时候,利润在5千左右。

只是关于“日入9千”,夫妻俩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并非常态”,因为“那天正好赶上电视台来摊位录节目,搞得跟拍电影一样,吸引了很多人,并且围观的人一直增加。加上又是周末,导致那天的生意异常火爆,比平时多卖了2千左右,但是我们生意本身也不错。”

换句话说,“日入9千”应该属于夫妻俩日营收的天花板。并且还提到一个问题“地摊生意要看天吃饭”,因为天气不好的时候,日营业额会跌下来很多。由此再去审视9千乘以365的算法,只能说有些人看“牛闻”只看到了“牛”,而从来不管“牛闻”背后的逻辑。

甚至对于媒体“吹牛”来讲也是一样,为了让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干脆不管能不能脱,好不好脱,上来就是数据说话,以至于数据“并非常态”时,“牛闻”之下,“吹牛”真被要求上税了。

诚然,就算媒体报道摆摊“牛闻”劝说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是好意,但是像这种一年的摊位费就34万的情况,真还不是谁想脱就能脱的。换句话说,让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重在可操作性,而非只是基于情面的问题。

事实上,舆论层面质疑“日入9千”的小夫妻有没有按规定交税本就挺扯的。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暂且不论各地对于个体户都有免税政策,就算没有免税一说,这也是税务督查部门的事情,根本无需上升到舆论查税的地步。

就此而言,只能说舆论层面的质疑,更多是出于对摆摊“牛闻”的反噬。这里面倒并不是简单出于对营收额的质疑,而是过分强调摆摊经济多牛,本身是对现实经济的误读。不仅无法说服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反而会让年轻人耿耿于怀。

不得不承认,夫妻摆摊“日入9千”被闹到最后,自然就是“牛闻”变“闹剧”,非但起不到提气的作用,反而更让人感到无力。因为对于在浙江义乌摆摊卖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而言,他(她)们早已不是简单的摆摊了。因为他(她)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摆摊有几年了”。

只是,提及地摊生意的未来,他(她)们面对媒体时直言:“我们这里夜市地摊都是一边直播一边出摊,很多网络主播已经开始低价卖配方。当一个行业都在搞直播卖货并打价格战时,虽然现在还能赚钱,但也预示着下坡路快要来临。”

到此为止,再去审视“日入9千”的视频,总觉得整件事情才被拉回到常识序列。也就是说,媒体可以报道摆摊“牛闻”,但是不能为了提气而忽略“牛闻”背后的常识和逻辑。要不然,“牛闻”当事人真被质疑,其实就等于“吹牛”真被上税。

由此再去审视“孔乙己的长衫梗”,其实重要的不是脱或不脱的问题,而是面对年轻人的就业困境,还是要回到“先就业,再择业”的逻辑上,而不是从根本上无视“过渡就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不夸张地讲,摆摊经济对于任何人都是暂时性的出路,就连在浙江义乌摆摊卖豆腐、土豆的95后小夫妻也承认“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只是一个过客,以后还想回山东定居”。并且也毫不掩饰地说,他(她)们现在只买了车,尚未买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