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资料图)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01

要说网红这种东西,真的是令人捉摸不透,最近一群“全网都在偶遇的青蛙”突然火了,火到你现在往家附近的商业区走一走,就大概率能见到一只。

原来这“青蛙”是一种新型小贩,他们通常会穿着青蛙套装,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手上拿着一串小青蛙气球,边走边卖。

丑萌的青蛙套装本就回头率百分百,再加上“大青蛙卖小青蛙”这个设定,也是挺带感的,因此网友们将青蛙小贩们称为“卖崽青蛙”。

卖崽青蛙一下子成为互联网新宠,随便打开哪个平台,都有不少相关的动态和帖文。

但走红的同时,“青蛙”们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和城管的相爱相杀。

众所周知,我国很多地方对沿街叫卖管得是比较严的,青蛙装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吸引来了城管。

于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青蛙”被城管追着狼狈逃跑的场景。

乍一看还有点喜感,但再看仔细一点,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

最近微博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名叫“网红卖崽青蛙上海落网”的热搜,“落网”这个词很灵性,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警方抓到什么逃犯了。

结果一点开,是几个城管抓到了一个正在营业的卖崽青蛙,勒令他脱去“蛙皮”,全程语气不太友善,末了还说了一句“每天在这里,像什么东西”。

小贩违规叫卖固然不对,但归根到底,也只是一个努力谋生的普通人而已。城管的这番操作显然太粗暴了,还有羞辱人的嫌疑。

再加上媒体脑子抽风,“落网”这个词本意可能是调侃(很多“青蛙”在叫卖时会说“我卖崽我有罪”)。

但落到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眼里,就变成了讽刺,成功火上浇油,将话题带上了热搜。

官方的本意是劝告小贩们做生意也要讲规则,但看实际效果,大部分网友反而同情起了被抓的“青蛙”小贩,也算是当代的一出灰色幽默闹剧了。

由此也衍生出来一个话题:卖崽青蛙们究竟应不应该被罚或被抓?

02

贩夫走卒是个非常传统的行当,古今中外都有,构成了市井气息中重要的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很多时候小贩们违规摆卖肯定不对,但普通民众对他们还是抱有很宽容的态度,反而觉得是城管太没人情味了。

但从城管的角度来看,他们驱赶小贩也是职责所在。

尤其像卖崽青蛙这种有点特殊性的小贩,如果只是因为他们是“网红”,就网开一面的话,以后可能会产生很多有样学样的现象,到时候就更难管了。

不管不行,但过于赶尽杀绝也不行。针对很多网友关心的那个被脱了蛙皮的上海小贩的情况,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也专门做出了回应。

首先是为什么“青蛙”会被拦截?他解释,“青蛙”们虽然看起来有点特殊,但本质还是在兜售玩具。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青蛙”们虽然没有摊位,但沿街叫卖也属于兜售物品的一种,已经违规,因此被城管们制止属于合理范畴。

不过他也表示,对于这种对公共利益伤害不大的违规行为,城管还是以柔性执法为主,“一般”也就口头制止、批评两句就算了。

只有当对方不听劝告时,城管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怎么说呢,一轮回应看下来,总感觉这个城管局长官话说得很溜。

乍看说得都对,但具体那个小贩怎么样了呢?其实并没有交代,只是说了“一般”的情况。

我们也不好做过多的揣测,只能当成“一般情况”来推断好了,也就是说有可能没怎么被罚,只是被城管说了几句,然后放回家了——我也希望结果真的只是这样。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民众感到不满意,毕竟以世俗标准来看,“青蛙”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也看不出来对市容和路人造成了什么干扰,很多人觉得他们就不应该被制止。

而且从这件事中,很多人突然悟了一件事。

前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经济下行,因此有一段时间,“地摊经济”这个词突然出了圈,被官方大书特书。

还有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凭借摆摊而摆脱经济危机的经历,愣是把摆摊变成了网红现象。

以至于很多人相信,摆摊这个传统行当真的被官方承认了,小贩们以后也不用被城管追着跑了。

但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太傻太天真了,“地摊经济”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是伪命题。

官方所允许和提倡的“地摊”,和我们常规观念里的地摊是不一样的,官方所说的地摊,其实更接近集市的概念。

说具体点,就是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特定行当,缺一不可,当然还要提前申请以及缴纳费用,和申请一个市场档口也没什么区别了,最多只是交的钱少一点。

所以哪怕是“地摊经济”,对从业人员的限制还是挺多的,真正的普通地摊小贩,可能连门槛都没摸到,就被刷下去了。

所以说,真正的小贩并不一定是“地摊经济”的受益者,该被城管撵的时候还是会被撵,最多只是当时各地城管也明白大家谋生不易,可能在执法时会多放点水。

但到了今年,经济慢慢恢复,“地摊经济”这个词都被官方有意淡化,就更别提普通的走街串巷的小贩了,小贩们再次被视为碍眼的存在,整个行业生态打回原形。

虽然我们也明白官方的考量,但这种“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态度,多少是让很多普通人感到失望。

当法律法规和世俗情理相差太远的时候,也许我们该思考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希望官方能够多设身处地地为真正的普通人着想,在立法和执法上能够有更多的温度吧。

03

其实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不是所有的城管都对小贩们重锤出击,城管和小贩相爱相杀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温情的时刻。

比如在2020年,河南汝州,一名夜市摊主突然接到老婆临盆的电话,急匆匆离开了,留下了无人看守的摊子。

他的本意是事出紧急,货丢了就丢了,没想到城管发现摊子无人看守后,主动留了下来,还顺便帮摊主接了不少生意。

事后摊主感激不已,还让刚出生的孩子认城管当了干爹,真是一个皆大欢喜又暖心的结局。

还有就在今年三月,杭州一名城管发现一名抱着娃的女子在西湖边售卖自制酸梅汤。

一开始城管非常有耐心地劝她离开,但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女子丈夫生病,家里拮据,摆摊只是无奈之举。

城管于是自掏腰包,把女子还没卖完的酸梅汤全部买了下来,女子一番感谢后,终于可以踏上回家的路。

也正是这些事情,让我们意识到城管和小贩并不是天然对立的关系,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有共通的道德和情感,能和平相处的时候,谁又愿意大动干戈呢?

城管没有错,小贩也没有错,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滋生的,是过于死板的法规。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反思法规中的不足,尽可能做出更人性化的修改。

中国很大,我们的每一个城市也都很大,海纳百川,应该学会容下每一个靠正当手段谋生的普通人。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