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三农发布》的一期节目,采访对象是一群货车司机。

面对镜头,货车司机们大倒苦水,说打算把车卖掉了,不光运费低,罚款还很重。

特别是经过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会频繁接到罚款通知书。


(相关资料图)

被罚得最多的一名司机,两年内收到58份罚款,共罚了27.5万多元。

什么概念?平均每张罚单超过4700元,平均每月罚款11458元。

货车司机被罚,大多的理由都是超载。

如果确实超载,被罚倒也无话可说。

但司机说,发车时称重是没问题的,可一到安阳内黄县过磅,立刻超重。

在暗访中,记者跟着司机亲测,限载49吨的卡车,装完货称重是48.98吨,没超载。

为了稳妥,记者又找了一个商业地磅复称,显示48.99吨,误差只有10公斤,也没超重。

但到了安阳市内黄县,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地磅显示载重53.15吨,超限4.15吨!

面对司机质疑,当地工作人员说,地磅是有误差的,以我的为准。

更诡异的是,工作人员的处理方法是,“一吨500,不扣你分”。

超限4吨多,罚款2000多。

按照规定,超载的货车,必须卸货后才能驶离。

内黄县的做法干脆利索,只罚款,不卸货,不扣分,交钱走人。

更更诡异的是,有的货车司机,竟然收到了一年前的罚单。

2021年7月5日被拍到超限,但罚款通知书直到2022年7月18日才发出。

按照规定,处罚通知应在15天内送达司机手中。

但内黄县这份罚款通知单,却迟到了1年零13天!

收到罚单,司机欲哭无泪,即使想举证,都过去一年了,黄花菜都凉了。

更更更诡异的是,在司机们诉苦后,记者走访内黄县交通运输局。

面对记者,交通运输局张姓股长,振振有词地说:

“经过三年疫情,现在财政都没钱了,这叫执法到位,该罚的钱,必须得罚。”

当记者追问他们有没有罚款任务时,这位领导很爽快地说,“当然喽”。

不得不说,这位领导的话,真诚到了记者都不敢写的地步。

记者不敢这么写,但某些地方就敢这么干。

“不装了,我摊牌了,就是要搞钱。”

疫情3年,财政没钱,货车司机就有钱?

通过罚款创收,用法律的名义行不法之事,咋还觉得理所当然挺骄傲呢?

我不知道,一个大货车,扣掉各种费用和车辆折旧,一年到头能挣几个钱,够不够罚款。

无论够不够,反正给内黄县财政贡献了一份力。

财政没钱了,采取罚款手段来“创收”,这几年屡见不鲜。

比如21年,河北霸州市政府发文,将非税收入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挂钩。

于是霸州各级部门开足马力,67天罚了6700万,最终多个领导被问责。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意思很明白,食用国家俸禄的人,不要与老百姓争夺利益,而己经从社会中获得很多的人,更不能连蝇头小利也不放过。

国家为什么对霸州乱罚款现象重拳出击?

因为从表面看,与民争利,会直接对民生造成冲击和伤害。

但深层次的危害在于,这个口子一旦打开,以后只会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就会跟进和效仿。

更为可怕的是,当“争利”变得公开,就会逐渐就演变为敲诈,甚至抢劫了。

最后,

淄博的烧烤很火,但烧烤在各地都有,为何只有淄博火了?

因为淄博不仅不与民“争利”,还想方设法为民“挣利”。

这就是政通人和,真正做到了门口写的五个大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