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高校“食堂吃出老鼠头”事件后,被当地市监局认定为“鸭脖”,结果大伙都不认。

到底是鸭脖还是鼠头,陷入罗生门,争吵不休。目前来看仅靠学校的一纸声明,已经顶不住汹涌的舆论了。


(相关资料图)

今天下午,江西省针对“鼠头鸭脖”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教育厅、公安厅、国资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介入。

调查组规格很高,省公安厅都介入了,相信很快就会出调查结果。

如果真的是“鸭脖”,就一定要拿出让群众信服的证据。

如果是有人“指鼠为鸭”,那该处理处理,该追责追责。

但最让人不解的是,“鼠头鸭脖”这个事,居然闹到要成立省级调查组才能确认,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刀哥看来,这事就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典范。

学生在饭菜中发现鼠头,拍视频公布,大家以为食堂和学校会道歉;

结果出乎大家意料,食堂和学校振振有词,咬死是鸭脖,舆论哗然。

当地市监部门介入,只看了食堂留样,就下结论是鸭脖,彻底激起舆论浪潮,喜提多个热搜。

与此同时,学校派出工作人员搞所谓“辟谣”,引导学生评论,以坐实“鸭脖”。

紧接着,又有学生在该食堂菜品中吃出大青虫,众人错愕;

后来,又有学生爆出食堂意见反馈群的截图,各种掺进钢丝、毛发、虫子的菜品令人作呕,网上叫骂声不绝于耳。

更夸张的是,这个事竟然惊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他们的发言看,也是持怀疑态度。

至此,这件事错过了所有的纠偏机会。

如果学校在一开始就诚恳道歉并严肃整改,如果当地市监部门能公正调查进行处罚,这事都容易解决。

如今却需要多个省级部门大张旗鼓组成联合调查组才能保证彻查,确实令人唏嘘。

在我看来,异物究竟是鼠头还是鸭脖,已经不重要了。

从6月1日事发到现在,老鼠头七都过了,还能说得清楚吗?

其实不管最后调查结果是什么,网络舆论的不利影响已经形成。

最终的处理意见,肯定是针对两方。

第一是学校和食堂。

学校食堂是油水很厚的垄断行业,若非关系户一般不可能插足,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食品安全事关重大,特别上万学生吃饭的食堂,目前已经很多学生只点外卖,拒绝去食堂就餐。

第二是当地市监部门。

为什么只检查菜品"留样",而不是异物本身?连个正经数据比对报告都没有,采访直接一句鉴定为鸭脖。

这其中是否存在简单粗暴、甚至失职的行为?如果坐实相关人员肯定要承担一定责任。

当然,即使最后处理了相关人员,事情的影响也很难消除。

一个餐中异物就要省级调查组介入,说好听点是食品安全大于天;说难听点,基层公信力已经差到极点了。

原因很简单,每次碰到事件,第一反应就是压,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压下去。

最后,

我们一直说要尽量避免掉进塔西佗陷阱,可大多时候都是自己挖好陷阱,然后径直跳进去。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是鸭脖,以后还会出现鸡脖鹅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