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北大女生自杀案,终于一审宣判了。

2023年6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牟林翰涉嫌犯虐待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害人之母)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3万余元。


(资料图)

本案发生在201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包丽(化名,判决书中为陈某某),在北京某宾馆服药自杀,聊天记录显示,其男友牟林翰对其实施长时间的精神暴力,PUA。

具体如何精神摧残的呢?

据报道,因为对包丽以往性经历一事心生不满,其男友牟林翰,在长期辱骂之外,曾先后提出过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留下病历单、做绝育手术等变态要求,这成为包丽多次自残、自杀的导火索。

双方北大学生的身份,让本案备受关注。很多人深感错愕,堂堂顶尖学府的高材生,却如此极端奇葩,视法律如儿戏,随意践踏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时隔四年之后,牟林翰被以虐待罪论处,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恶行得到严惩,对被害人家属是一种心理补偿,体现了司法的公平正义。

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法院关于牟林翰有罪的一审宣判,依然没有人有些人闭嘴,之前出现的一些奇葩言论,现在又粉墨登场了。

看看这些网友是怎么说的。“女人应该守身如玉,两人本能成为好夫妻的,都是不自重埋下的祸根”,在指责她不自尊自爱之外,还有网友轻描淡写地质疑道,“理解不了,她们又没结婚,就是结婚了,包丽也可以选择不被PUA、选择离开啊”……

在牟林翰,包括这少数网友眼里,精神暴力造成的身心伤害,似乎只是一个道德命题,哪怕被害人包丽选择自残、自杀,作为加害者的牟林翰,似乎只需要接受道德谴责就行了。

的确,自杀的决策,是作为成年人的被害人独立作出的,但这何尝不是长时间精神摧残的后果?关于这一点,本案的判决明确提到:

被告人牟林翰反复实施的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行为是制造陈某某自杀风险并不断强化、升高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与被害人的自杀身亡这一危害后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简单来说,长时间的辱骂、精神打压,日积月累的压力使被害人丧失尊严,导致自杀,已经构成了虐待罪,这是在法律层面已经确认的事实。判刑三年,正是因果关系确认后,对牟林翰行为恶劣程度的定性。

并且,尽管二人不是夫妻关系,但基于长期同居、见家长等事实,法院在审理时参照家庭成员关系来处理,虐待罪符合构成条件。

哪怕没有肢体暴力,哪怕二人不是夫妻,PUA摧残造成身心伤害,同样是虐待犯罪。在这一关键事实,已经被法庭确认的前提下,还有一些网友炮火对准受害者,指责受害者不够自尊自爱,无疑是转移焦点,混淆是非,这不啻于给牟林翰开脱洗白。

类似的观点和言论,其实早就不是首次出现了。

在各种针对女性的犯罪中,总会有一些标新立异的网友,不去谴责加害者,而是拿着放大镜来找受害者的缺点和问题,在完美受害者的逻辑驱使下,用“受害者有罪论”的论调,转移犯罪焦点

当然,那些质疑包丽为什么不离开的网友,未必是基于恶意。但有没有想过,这容易将炮火引到谴责受害者身上?

在这段有些畸形的恋爱关系中,更值得反思的,恰恰是为何看起来独立的北大高材生,都无法逃脱PUA的魔爪。

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揭示了精神控制的可怕,恰恰说明,需要对实施精神控制者的加害者给予严惩。所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谴责牟林翰,而绝不是拿包丽的私生活做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