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统计数据里,哪个水分最多,我估计大家都会指向高校就业率。


(资料图片)

动不动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就业率。没上过大学的,以为大学生就业很容易。上过大学的,都知道这数字哪怕打骨折也够不着真实水平。

今年高考分数线陆续出来了,很多高考生都会参考高考各专业的就业率来填报志愿。

这个假得不能再假的数据,真的不能再继续误人子弟下去了。

教育部公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为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去向落实率23.6%。

这就意味着4人中有3人找不到工作。

而那落实去向的23.6%里,还包含有创业、灵活就业、考研、留学而落实去向的。就业形势的严峻远超家长们的想象。

但是另外一边,高校提供的就业率似乎异常地高,甚至还百分百。

大家都知道高校就业率假,但假了那么多年,就是没人捅破这张窗户纸。

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为什么要在学生最后一课里,教学生撒谎作假呢?

这里,既有面子问题,也有里子的问题。

先说面子,一个高校就业率高,说出去的确很威风,说明教出来的学生有本事。其实就业率作假之风,是从大专、三本这些高校开始,那些学校为了抢生源,动不动就业率98%、99%,连95%都算低了。

那些985、211高校一看,这还怎么行,我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还比不过大专、三本生了?大笔一挥,把就业率写上去。

就这样,互相攀比的虚荣心,让各大高校不管是重点、还是不重点,就业率都是出奇地高。

你可能会说了,为什么学校不教出真本事,让学生真实就业呢?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教真本事,得投入多少资源啊,拿支笔写个数字就能解决的问题,谁还教什么真本事,而且就算教真本事,就业率也不可能有那么高。

而且,各大高校也没有动力去用真本事来反映真实就业率,因为这动到了他们的利益。

就业率高低是直接和招生挂钩的,而招生,是和经费挂钩。

在我国,就业率是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一所学校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那招生规模就要被控制,相当于是黄牌警告。如果连续三年都低于30%,那不好意思,你必须要减少招生,甚至不准你招生了。

没有生源,教育部门就不会给你这个学校拨款经费,那老师吃啥?

老师没收入,都跑了,校长吃啥?

学生、老师、校长都没了,还要这个学校干嘛?

可以看出,就业率是关乎一大批编制的存留和一大批人的收入。

本来吧,国家这样规定,初衷是非常好的,优胜劣汰嘛。

就业率不好的专业,淘汰掉,让资源向更好的专业倾斜。

但在学校眼里,被砍掉的专业,就是被砍掉的编制和收入,就算学生肯,老师也不肯,就算老师肯,校长也不肯,就算校长肯,主管这个高校的教育部门领导也不肯。

既然都不肯,又要符合国家的就业率规定,只能在就业率上作假了。

至于学生的应届生身份会不会受到影响,学生有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技能,国家关心的青年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都没有校长、老师、主管部门领导的饭碗重要啊。

就这样,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外一个方面是高校就业率奇高;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找不到人才,另外一个方面高校没有动力培养真人才(反正不培养真人才、就业率造假也保住饭碗,哪里来的功力去认认真真教书呢)。

作为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被坑过了,也就没办法了。最无辜的是现在正在报考志愿的高考生。要是按照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来选学校选专业,四年后,要多后悔有多后悔。

既然高校就业率信不过,那看参考什么来报考志愿呢?

有一句话是“发财的路子,都写在刑法里”。其实未来就业的方向,也早已经写入政府颁发的文件里。

比如看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文件,里边明确提到,国家将会加快壮大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等相关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各产业深度融合,那么你就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产业对应的专业了。

当然,这个方向是跟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相配套的,也就是说,中国需要高端人才来从事高端行业。

如果你特别优秀,强烈建议你报考这些专业,而且做好读研读博准备,学得越深,越抢手。比如人工智能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预订,年薪三十万打底。

当然了,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那建议你学点实际的东西,那些什么社会学、新闻学、管理学等文科专业,就不要去学了。

你想学社会学,先看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你看完觉得能写,再去考虑。

新闻学就不用说了,最近这个话题还上了热搜,考研名师张雪峰大战新闻学教授。

管理学就更虚了,除非你爸是老板,否则谁会把一家企业给你管理。

学点实际的,比啥都强,至少要知道,毕业后,自己学到的这个专业能在社会上做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