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将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排放入海,宣告日本正式开始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各国热议。

中国著名艺术家、导演赵亮的最新纪录片作品《无去来处》(I Am So Sorry) 在2021年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Séances spéciales)。 《无去来处》拍摄了包括日本福岛、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地区、德国和荷兰等6个国家的核电相关区域,其中在 日本福岛,赵亮成为极少数能够深入到福岛核污染物处理工厂进行拍摄的电影人。

这 是赵亮时隔12年第二度入选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纪录片导演之一,赵亮曾创作多部优秀作品,早期如《纸飞机》《在江边》《城市场景》等曾多次入围包括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等各大国际影展。


(资料图)

无去来处

I’m So Sorry

中国香港、法国、荷兰|96分钟

导演阐述:作为人类理性高度发展的结晶,恰似一个被开启的潘多拉魔盒,核技术抑或也是科学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威胁。人类生活的存续与核技术的高风险捆绑在一起,是我们整个时代的生存困境。当世界上一些地方频繁传来核爆的震动,我们是否应该有所警示?所有那些被迫陷于核武器与核污染威胁的人应该怎样活下去?到底是谁在书写人类的命运?我们该怎么办?我想通过影像展开叙事,用核灾影响区人们的日常与那里末日般的景象交织构造一则当代寓言,全景式地呈现核技术的使用如何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改写人类的命运。

导演赵亮的短片《孤寂的声音》拥有长达40分钟的静帧式影像,拍摄了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独自返回那里居住的老人Maria。

很多时候,镜头里的老人只是安静地坐着,没有言语,没有动静。每个镜头都悠长缓慢。背景里有钟声、水声……和听不见的呼吸声。

彼时的赵亮已经完成《悲兮魔兽》,也完成了自我缠斗,在影像风格上有新了追求。

而《孤寂的声音》倒是某种程度顺延了他的风格。例如极有冲击力的单点透视型构图,例如摘除了全部的采访和对话,用4K或8K摄影机直面正对人物拍摄,简洁暴力得像那种美术馆电影。

让影像本身发力,表达真实。

但赵亮本人,可能并不是迷信影像的。

“电影是一种催眠术,它是诗意的起点和被束缚的图像。”他在很多采访里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他说自己这种“人物肖像画”式的呈现方式,其实更多地是来自一些更为古典的艺术启迪——比方说卢浮宫里的绘画——以及跟这些艺术形式同根同源的表达方式:从画面中产生的诗意联想,或者是,隐喻。

《无去来处》可以看做是《孤寂的声音》的扩展吗?我个人觉得大概是可以的。

这部纪录长片拍摄了包括(前面提到的)Maria在内的切尔诺贝利地区、日本福岛、德国和荷兰等6个国家的核电相关,有一部分素材也是重叠的。

把核灾难之后的禁区拍出科幻电影的末世废土感,也是赵亮的长处。

他拍了一些(自行决定)返回禁区居住的老人,这些区域至今依旧被认为是危险的。摄制组永远随身带着检测核辐射指数的量表,如果辐射值高,那未婚未育的女性暂且先留在车上;如果辐射值超过300,则全员不下车。

但也是有爆表的时候。在切尔诺贝利的摩天轮底下,和广场的某条地缝里,量表数值超过19999(这是量表的极限)当然所有人都害怕。赵亮也害怕,但他同时把这个测量仪器的嚣叫给录了下来,从片子一开始就挥之不去,“那个声音是做不出来的”。

所有这些,是赵亮对核能的思考。

他拍了切尔诺贝利附近出生的(比其他地区比例更高的)残障新生儿,“我们在这里相爱,但我们忘了不能在这里相爱”。

也拍了福岛处理核污染物的工厂,擦拭、打包、深埋,“把土埋进土里”。

如果不查资料,很难发现这些采访旁白并不是《无去来处》的。而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当年为《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而深入禁区做的采访(赵亮买的版权)因为它们实在太配了,配得天衣无缝。然后我们意识到,35年过去了,但情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而核废料,还有更长的、数十万年的半衰期。

于是赵亮有了他的反思,“每个制造碳排的人都应该自我反思”。

我并没有资格评判他这种近乎于“当代人的原罪”的想法是对或者错。但《无去来处》确实很准确地给我传达了创作者的某种悲观、甚至近乎绝望的思考。

和《悲兮魔兽》一样,《无去来处》里的导演旁白也被一部分观众表示了不理解,或者说“多余”。但赵亮说,这正是他要表达的概念。

纪录片中,一个日本传统能剧装扮(戴着能面具)的角色数次出现在不同的场景里。

“我喜欢它,因为它有点像萨满文化中介于阴阳之间的灵媒。在这里,我用它穿越阴阳、知晓过去、暗示未来”。这是一个隐喻的意向。

我想这能再一次地强调赵亮的意图,和他的审美倾向。

所以结尾的那个甬道摇曳的长镜头,也并不令我意外。

那个甬道是荷兰的一个名叫翁卡洛(荷兰语“空心”的意思)的核坟场,在地下400米的地方,用于存放当地核废料。没人知道这个甬道会通向哪里,也没人知道几十万年以后的人类(如果还有的话)要如何处置这些。

所以虽然它一年只开放3次,虽然赵亮足足申请了一整年,但他,一定要拍到它。

文/杨婷轩

本文原载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无去来处》预告片

《无去来处》是赵亮的第一个国际制作项目、第八部长片作品,取景于乌克兰、芬兰、日本、哈萨克斯坦、德国、白俄罗斯。 延续《孤寂的声音》对核泄露灾难、受害者关注表现,本片以作者化、未来感的风格与跨越虚构纪录的方式,展示了伤痕累累、触目惊心的“人类世风景”,既是对当下争议声音的传递,更是一次对不远未来的探望。

现代文明依托于巨量的能源消耗,为了维持消耗、继续发展系统,人类精英不断寻求的新的能量源头。核能既是“人类发展尖端的标识”,也仿佛是新时代的“潘多拉魔盒”。权柄还是利剑,常在一念之间。无数指向生命毁灭的伤痕,已永远留存于这世界。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