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预制菜的话题一度成为各大平台热点话题,特别是预制菜进校园,更是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大都是担心预制菜会引发健康危害,民以食为天,真的不假,今天就来分析到底预制菜能不能吃,有何利弊。

什么是预制菜?

所谓预制菜,就是对食品原料预先进行半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速冻、冷冻),然后包装以及冷冻保存,消费者购买后经过简单烹饪,就可以上桌食用的菜品。


(相关资料图)

预制菜不是新鲜事物,如今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速冻食品、速食品都属于预制菜,如各类罐头、火腿肠、速冻饺子等等。但大家对这类食品的印象更多是应急时偶尔吃,因为它们的品种比较有限、口味也较为单一。现下当红的预制菜主要指的是更为复杂、更贴近老百姓餐桌的中餐菜式。

关于预制菜,可以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论上说,随着机械化水平上升、冷链系统日益完善,预制菜可能是饮食行业发展的趋势,大大提高了餐饮制作的效率,能解决学校食堂面积较小,人力成本高的问题,部分使用经过初级加工的原料,以及中央厨房制作好的半成品,可以提高供餐效率,减少安全风险。

比如说速冻饺子,可以大大提高烹调效率,而且很多预制菜并不需要存放太久。

但现实中为何预制菜广泛遭遇抵制呢,问题核心在于,目前还需要更多的标准和法规,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需要更多的营养数据让人知道其安全性,需要更多的科普宣传让人们接受它。

而一旦预制菜相关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流程有缺陷,监管有漏洞,就可能引起食品安全事故,如果仓促推广预制菜,可能有以下健康危害:

1)食物容易变质影响我们的健康

由于预制菜采用速冻方式保鲜,食物在运输途中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达不到,极易造成预制菜的变质。不少消费者提出,商家为节约成本,放置的冰袋数量不够或冰袋太小,影响食材新鲜度。

2)添加剂过多威胁我们的健康

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以及增加口感,预制菜往往被大量添加增味剂、色素、防腐剂等多种化学物质,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导致营养不均衡

预制菜由于加工过程中长时间加热和淋洗的原因,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流失非常严重。我们长期吃预制菜的话,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预制菜客观来说代表着饮食的方向之一,只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才能真正走向舞台,目前来说,可能时机尚不成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