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疏阔的院落里,佳朋满座;大殿前,大提琴曲《回归》奏响;乐声飞上澄澈的天空,也充盈着宏恩观的角角落落。这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建,在修缮基本完成后,于昨天迎来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开幕前的预热活动——秋日序章音乐会。

位于中轴线北端的宏恩观,1296年始建为佛寺,后扩建改为道观,其历史演变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当然,作为北京老城区历史变迁的缩影,宏恩观也历经多次功能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的改变。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曾作为北京标准件二厂的厂房,1990年后也先后有过大杂院、钟鼓楼菜市场等身份。2011年至2015年,山门内因开设杂家咖啡馆,成为京城一处小有名气的文艺青年聚集场所。音乐、文学、舞蹈、电影、戏剧、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领域的年轻人曾在这里释放艺术梦想。

2021年,宏恩观被评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启动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如今,经过10个月修缮,宏恩观已然亮出了庄严宏伟的三座大殿,曾埋在1300多吨土方下的院落地面洁净如新。未来,这里将以“观中—中轴线上的在地文化博物馆”的身份重张。院内不同空间将设有中轴线上的在地博物馆常设展、中轴线数字馆、中轴线主题书店、中轴线主题邮局、交流中心等,根植本地人群,打造更有温度、更具情怀的多元生活方式场景。

对很多音乐人来说,这是一次重返故地、重奏乐章的回归之旅。第一曲《独白》过后,大提琴家宋昭告诉记者,宏恩观对他来说是青春的承载地。“这里曾开过菜市场、开过台球厅,我年轻时就在这里打过台球。2015年‘杂家咖啡馆’关张那一夜,我也在这里。”宋昭说,2021年,尚未修缮的宏恩观还曾作为首届北京古建音乐季闭幕演出场所,为很多稚嫩孩童提供舞台做音乐汇报演出,当时宋昭也应邀演奏,“没想到还能在它重现美好的时候来到这里演出,我几乎一夜没睡,一直在想演奏些什么。”

据介绍,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将于10月底开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