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女权主义者,发帖批判重男轻女的种种现象,其中就包括给女孩子取名类似“招娣”、“盼娣”、“迎男”等名字。这些其实本在合理讨论的范畴之内,但一些被网友戏称为“拳师”的极端女权群体,逐渐将话题扩大化,将女孩名字中但凡能解读出一点和男性相关的字,都划到对女性的压迫上去。甚至看到一些类似的名字,就不顾事实地开始“应激反应”。
日前就有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
有个网友发了一张《神经病学》书籍的照片,而这本书的主编名为陈生弟。
于是该网友就吐槽:看见这个的时候,能做到主编,而且是咱们国家医学教课用书的主编,在那个年代,不敢想象,她读书的阻挠有多少,不敢想象她克服了能不能读书的艰难之后,又克服了读书的困难,走了多少路才走到了我们后辈面前,可是她的名字却是“生弟”,不知道她如此优秀,父母有没有觉得……想说很多话,姐妹们打了又删,自己体会吧,(接下来开始升华、上价值了)不是说一个名字我们都要计较,可是这个名字是给孩子的祝福,却不是美好意思,却是一种你不该出生,你应该是儿子,这种恶体现在你出生就被否定了,“她们”却在这种不被期待的条件下,一步一步走到了我们面前,姐妹们读书,决断层需要有更多女性……
其实,类似的话术在女权群体的论述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为啥要单拎出这篇小作文说“哭笑不得”呢?
因为,如果这位为女性同胞慷慨陈词鸣不平的网友,但凡动动手指,去检索一下这位“克服了能不能读书的艰难”、“克服了读书的困难”、“走了多少路才走到了我们后辈面前”的陈生弟……就会发现,这位杰出医学专家压根就是一名男性。
这就尴尬了……陈生弟博士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姓名涉嫌压迫女性而被广大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