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2日晚,《京韵红楼》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上演。 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22日晚,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音乐厅内,曾于去年金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音乐会《京韵红楼》再次登台,为第十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揭开序幕。在这台国粹与国学相融合的音乐会上,北京京剧院一众青年演员接连登场,各塑造一位红楼女儿,以一台编排精巧的音乐会带领观众由歌入梦、由戏入梦。
音乐会开场,身着华服的红楼金钗齐齐亮相,吸引了观众目光。显然,这不是一台传统音乐会,庞大的京剧乐队几乎占据半个舞台。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12首歌曲,由化身“红楼梦中人”的京剧演员逐一演绎。
结合《红楼梦》的行文及思想脉络走向,音乐会的编排分为四个部分,依《红楼梦》开篇的16字偈语“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徐徐展开。第一场“幻境·仙曲”,用《〈红楼梦〉引子》展现开篇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以全知视角对凡尘世人命运的警示。第二场“红尘·警幻”中,数首人物判词和讲述人间悲欢的《好了歌》,描绘出红楼女儿们的悲剧及无常命运。第三场“人生·有情”是一组以人物关系、情感脉络串成的歌曲,展现凡尘动人的“有情之天下”。终场“还原·本真”,聚焦于宝玉经历人间悲欢与真情,最终无复遗恨、修成圆觉的段落。尾声中空灵的咏叹,既是对故事真意的再现,也是最后的升华。
“若是一台大戏,我从头到尾贯穿演一个人物,对人物的展现可以越来越深入。但在这台音乐会上,在一首歌几分钟时间里,就要把这个人物立得住,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在《秋窗风雨夕》一曲中饰演林黛玉的演员白金说。在《题帕三绝》一曲中演绎林黛玉的李林晓表示:“这段演唱是内心戏的外化过程,通过京剧的唱念做打手段,用我们的四功来诠释京剧版的林黛玉。”
京剧唱念做打与通俗歌曲相结合,让《红楼梦》这部传世之作以崭新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音乐会对王立平歌曲原作进行创新演绎,在保留绝大多数原作旋律基础上,加入京腔京韵。一人一曲,每一曲都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掌声,甚至有观众情不自禁在台下跟唱。当演员谢幕时,观众席响起的掌声和叫好声经久不息。
演出叫座的同时,在音乐厅前厅展示售卖的红楼主题文创也给观众带来意外之喜,这里的绝大多数文创来自于《红楼梦》研究的学术成果。刘姥姥和板儿酱菜、红楼主题文房用品、特制中秋节礼均颇受观众欢迎。尤其是2024年红楼日历最为走俏,吸引不少观众当场扫码订购。这款日历自2015年推出至今,一年一个主题,深挖《红楼梦》文本之美,已成为众多红迷每年必入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