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共享洗衣房”洗衣。(张昊桦摄)
(资料图)
天一放晴,海曙区段塘街道雄镇社区牡丹新村居民徐月利叫上邻居,来到河边新建的“共享洗衣房”,边洗衣边聊天。
对于今年8月建成投用的“共享洗衣房”,徐月利非常满意,“以前在河边蹲着洗,时间久了直不起腰,一不留神还可能掉进水里,现在太阳晒不到,下雨淋不着,还非常安全。”
记者看到,这个“共享洗衣房”与河道保持了一段安全距离,中间设有安全网,洗衣房旁还设置了晾晒区,方便居民洗、晒。
段塘街道相关负责人唐锋介绍,居民过去习惯在河埠头洗衣服,洗衣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是导致水体污染的元凶之一。如今社区关闭河埠头,新建“共享洗衣房”,倡导居民在“共享洗衣房”洗衣,洗涤废水流入排污管道,不再直排河道。
无独有偶,在横街镇毛岙村也建有“生态洗衣房”,该洗衣房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进行装饰,古色古香,内部设置了水龙头、洗衣槽、搓衣板、排水管等设施,排水管接入村里的生活污水外排管网系统,既解决了村民洗衣的需求,又保护了水环境。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以实施“宁波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为契机,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河道生活污染较重的地方,建设“生态洗衣房(共享洗衣房)”。
目前,海曙区首批16个“生态洗衣房(共享洗衣房)”均完成建设,部分已投入使用,不仅满足了群众需求,还解决了洗衣污水直排问题。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水环境治理专班负责人汪晟乐介绍,海曙城区“生态洗衣房(共享洗衣房)”一般建在河塘边,农村利用地势差引入河道、山塘等天然活水,配建动力供水系统,抽取池塘水或河道等地表水,洗衣污水采取截污纳管收集,实现了洗涤废水的统一处理。
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张昊桦 徐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