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何蕊)举办“塑料变废为宝”比赛、设置智能自助再生资源回收站、开展园区限塑足迹打卡活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6位研究生为“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设计的减塑限塑方案,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1年全球学生联赛中获得“塑料污染挑战赛”硕士组冠军。

首钢园内坐落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训练场馆,正式比赛项目“单板大跳台”也将在这里进行,如何在首钢园内实现绿色低碳尤为重要。学生们从减塑限塑的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以“雨燕行动”为方案命名。“因为雨燕是北京的文化符号,也代表着我们美好的生态家园,所以我们称之为‘雨燕行动’。”成员段壮说,他们希望杜绝塑料滥用,践行绿色冬奥理念。

团队首先调查了游客对北京市塑料污染政策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仅有37.9%的游客对“限塑令”较为了解。为此团队提出在园区内举办“塑料变废为宝”比赛,邀请游客利用废弃塑料制品制作创意手工艺品,通过趣味竞赛的形式宣传绿色理念。

在科技赋能限塑行动方面,学生们策划在景区内设置智能自助再生资源回收站,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塑料制品的可再生资源回收、清运、分拣、收益统计等流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自助完成垃圾回收。

此外,他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园区限塑足迹打卡活动,如在饮品店使用自己的杯子购买饮料、在餐厅吃饭光盘行动不打包,通过打卡累计积分,可兑换冰雪乐园门票等,以此调动游客参与限塑活动的积极性。

最终,“雨燕行动”方案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1年全球学生联赛中获得“塑料污染挑战赛”硕士组冠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