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叶晓彦)老人是时代的记忆,更是历史的见证。昨天,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为已入住的近5000多位老人开启“您说我听”记忆通道,为老人搭建网络、杂志、图书等平台,留存曾经的珍贵记忆。

“我们在跟老人聊天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位老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令人钦佩的经历。”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告诉记者,燕达国际健康城的金色年华养护中心目前已有近5000老人入住,其中95%为京籍老人。这些京籍老人不仅来自建设祖国的各行各业,而且在各自行业里建树颇丰,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要岗位的亲历者。这其中,有87岁的安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他长期从事矿井瓦斯防治的科学研究工作;有1950年入党的钱皋韵,他曾在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当研究生,1955年因国内发展需要,放弃论文答辩,回国从事中子物理和热核反应研究……

从2019年开始,燕达养护中心采写了部分入住老人的精彩故事,出版成回忆录,截至目前已有48位老人的故事收录在三本回忆录中。目前,第三本新书《金色年华 往事如歌》也正式发行。这本回忆录用朴实的文字和珍贵的老照片,记录追忆老人为祖国建设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毕竟能收录在正式发行的图书中的故事有限,而燕达有丰富故事的老人很多,为此,我们开通‘您说我听’记忆通道,通过多媒体方式留存老人的历史和记忆。”养护中心副总经理李东辉告诉记者,未来,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兼职“收听员”,在为老人提供日常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聊天等形式打开老人“话匣子”,收集老人故事。与此同时,养护中心还会收集老人提交上来的回忆录、好线索,整理成文字后通过微信、杂志等形式推广,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能够传递出去、留存下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