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2月16日讯(记者 刘美君)“爷爷,我以后也要当志愿者!”2月16日,记者来到与北京首都体育馆仅有一街之隔的紫竹院公园文明小屋,自冬奥会开幕以来,已有近百名志愿者在这里开展服务。在现场,一位5岁左右的小男孩与爷爷一起体验志愿服务后开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冬奥会期间,海淀区在海淀公园冬奥文化广场、紫竹院公园文明小屋等地设置9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团工委书记苏香兰介绍,小屋站点共有4支志愿者队伍,分别是中国邮储银行志愿者、北京农商银行海淀支行志愿者、紫竹院街道机关青年志愿者以及台湾青年城市志愿者队伍。近100名志愿者先后在小屋里提供冬奥场馆指引、赛事指南等服务,他们还自制了一块冬奥会奖牌排行榜,立在小屋旁边,过往市民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当前最新的冬奥赛况。
紫竹院公园文明小屋位于公园东门广场,在开展文明引导、饮用水提供、血压测量等服务的基础上,赛事期间还组织开展了冰雪体验、传统节日、两岸主题文化交流等特色活动。小屋门口摆放了两个桌面冰球设施,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来体验。在祝福墙上,写满了市民游客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一位叫夏芮妍的小女孩,为志愿者们送上手绘虎年画。
记者在现场看到,文明小屋的面积不大,里面却被布置成一处独具特色的冬奥文化博物馆。限量版宇航员冰墩墩、雪容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纪念徽章,北京夏奥会吉祥物“福娃”及奥运火炬……40多件奥运主题展品在橱窗内向公众展示。
这些展品都是由奥运文化民间收藏家张文全提供的,他把展柜里的“冰墩墩”拿出来,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力。大家伸出手来,忍不住摸一摸这个毛绒绒的小家伙。
“我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收集和奥运相关的各种纪念物,包括奥运吉祥物、徽章、证件、火炬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奥林匹克知识,为北京冬奥加油。”张文全说。
事实上,有了这些展品,紫竹院公园文明小屋被打造成奥运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
“我们的文明小屋里有10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志愿者。他们与大陆青年共同开展服务,并组织开展两岸主题文化周活动,提供冬奥线上线下拍照打卡、台胞志愿者舞蹈教学、冬奥祝福闽南语教学、两岸知识问答竞猜等多项特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两岸同胞的认识与交流。”苏香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