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象条件分析

今年全市小麦4月13日拔节,4月1日~20日,8个小麦主产区平均气温15.1℃,较去年和常年分别偏高1.1℃和1.8℃;麦区无降水,分别较去年和常年偏少1.2和9.8毫米;麦区平均日照时数176.5小时,分别较去年和常年偏多27.6小时和23.7小时。温度高、降水少、光照足,但4月上旬有几天最低温度低于5℃,个别区县低至0℃左右,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二、拔节期小麦苗情

38个小麦监测点数据统计表明,本年度全市小麦拔节期为4月13日,较去年晚4天,较常年早2天;拔节期总茎数为89.9万/亩,较去年和常年分别增加9.9万/亩和4.4万/亩;拔节期大茎数为63.0万/亩,较去年和常年分别增加3.1万/亩和2.8万/亩。至目前为止所有监测点都进行了1~2次肥水管理,春季因苗因墒分类施策的肥水调控管理效果显现,为获得丰产奠定了较足的穗数基础。

三、小麦中后期管理意见

(一)挑旗至抽穗期肥水管理

目前,全市小麦处于拔节后期,即将进入挑旗至孕穗期,这一时期是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务必要保证这一时期土壤墒情适宜。如果拔节期管理较早,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应喷灌2~3小时。由于一些过晚播地块、春播麦田和复耕复垦地块群体偏小,更要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增加穗粒数,弥补穗数不足。建议以下三类麦田在拔节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次孕穗肥:一是拔节期大茎数在45万/亩以下群体不足的麦田;二是由于地力差、肥力不匀,目前田间仍存在点片黄苗或长势弱的麦田;三是漏水漏肥的沙土地麦田。具体措施为:在小麦抽穗前亩施尿素5.0公斤左右,喷灌2~3小时,建议采用无人机边抛肥边浇水或水肥一体化方式施肥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小麦一喷三防

(二)抽穗后及时落实一喷三防

所有麦田在抽穗后都要结合吸浆虫、蚜虫和白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落实“一喷三防”技术。吸浆虫虫量高且拔节期未防治的地块,应在抽穗期提早防治;发生蚜虫的地块,当百茎蚜量达500头时要及时防治。两种害虫防治均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或吡虫啉等杀虫剂;防治茎基腐病、白粉病等病害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等杀菌剂;对赤霉病高感的小麦品种,如天气预报在开花期有连阴雨天气,应及时喷施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等药剂防治。防虫防病喷药时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起到防虫、防病、防早衰、增加粒重的综合效果。

(三)及时监测墒情浇好灌浆水

结合小麦抽穗期、开花期及灌浆期苗情调查,要及时监测麦田土壤墒情变化,指导农户因墒浇好灌浆水。灌浆期当麦田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建议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亩浇水20~30方,浇水时选择微风天气(3级以下),收获前10天(6月5日前后)停止浇水。

(四)科学去杂提高繁种田种子质量

有留种计划的企业或农户,建议选择种子来源明确、纯度高,具备繁种条件的村集体、农场、企业或大户留种,以保证种子质量。留种单位要统一组织,采取抽穗期和蜡熟期二次去杂的方法去杂去劣,抽穗期主要是根据植株高低、穗部性状等特征拔除杂株;蜡熟期进行二次去杂,拔除第一次去杂时遗漏的杂株、病株、劣株。去杂要整株拔除,以防遗漏二层杂穗。繁种田要积极落实好两次去杂技术,确保籽种质量。

(北京美丽乡村网站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