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2代酷睿采用异构混合架构解决核心数上不去的问题之后,应该说是摆脱了“牙膏厂”的尴尬封号。而过去五年里对着英特尔穷追猛打的AMD,在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正式发布之后,却很可能扛起“牙膏厂”的名头。

此前我们通过《i7-12700H和R7 6800H该选谁?实测给你答案》一文详细测试了锐龙7 6800H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以及它与12代酷睿之间的差异。而本次锐龙7 6800U的对比测试,我们除了将其与12代酷睿进行对比之外,还与上一代的锐龙7 5800U进行了对比。

话不多说,先上成绩再聊其它。

注:除锐龙7 6800U测试数据之外,本文其它涉及到的测试平台数据均可参看最后的参考文章,其中包括测试平台配置情况、测试数据截图等。

·锐龙7 6800U/锐龙7 5800U处理器性能对比

先来看看锐龙7 6800U与上一代锐龙7 5800U的对比。这两颗处理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工艺制程、频率以及功耗:

首先锐龙7 6800U采用台积电最新的6nm工艺,而锐龙7 5800U采用的是7nm工艺;

其次,锐龙7 6800U基础频率为2.7GHz,加速频率为4.7GHz,锐龙7 5800U基础频率为1.9GHz,加速频率为4.4GHz。前者分别提升800MHz和300MHz;

最后功耗方面,锐龙7 6800U cTDP为15-28W,锐龙7 5800U cTDP是10-25W。

进行本次对比测试时,我们拿到的锐龙7 6800U机型TDP稳定在25W,具体可参考下图:

而测试所用的锐龙7 5800U机型TDP稳定在15W1,不过其3分钟短时功耗可以达到25W,具体可以参考下图:

下面来看看对比结果:

CINEBENCH R15和R20测试中,单核性能方面锐龙7 6800U居然低于锐龙7 5800U,抛开测试误差因素,我们可以认为二者打成平手,也就是说锐龙7 6800U虽然纸面上提升了默认频率与加速频率,但在实际测试时这800MHz的单核频率和300MHz的多核频率并没有体现出来。

#FormatImgID_4#

R7 6800U CINEBENCH跑分

而多核性能方面锐龙7 6800U与锐龙7 5800U都是8核16线程,不过前者跑分比后者还是要略高一些。

从CINEBENCH跑分来看,锐龙7 6800U单核与多核性能没有明显提升,而且考虑到TDP因素,锐龙7 6800U稳定25W的情况下没有跑过短时25W/稳定15W的锐龙7 5800U,这确实是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锐龙7 6800U图形性能对比

不过,锐龙7 6800U的集显性能确实是如此前传言那样提升巨大,通过3DMark测试可以看到,锐龙7 6800U自带的AMD Radeon 680M拥有非常出色的图形性能,Time Spy DX12性能与Fire Strike性能与上一代相比均接近翻倍。而与锐炬Xe(i5-1240P搭载的锐炬Xe核显为80EU,并非最高配的96EU)相比2,DX12性能提升34%,Fire Strike性能提升12%。不过与目前的入门级独显MX570相比,性能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无法取代MX570。

不过在游戏实测方面,1920×1200最高画质下,Radeon 680M运行《DOTA 2》的平均画面流畅度在60-80fps之间(80fps为游戏前期);而锐炬Xe(80EU)核显在1920×1200最高画质下,《DOTA 2》平均流畅度在65fps之间。

这里为了展示两款集显的差异,可以看到上面两张截图,Radeon 680M是在7分钟左右前期对线阶段截取的,此时同屏画面内显示的元素并不多;而锐炬Xe(80EU)核显截取的是游戏后期画面,同屏内显示的元素比较多,此时仍然能够稳定65fps。不得不说,这几年锐龙在跑分方面,尤其是多核跑分方面常常胜过酷睿,但一放到实际游戏里就拉胯,这次Radeon 680M跑分如此出色,但在实际游戏中相比80EU的锐炬Xe都没有优势,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总体来说,锐龙7 6800U与上一代锐龙7 5800U相比,CPU性能没有提升,但GPU性能大幅提升;而面对锐炬Xe(80EU)核显时,虽然图形性能跑分要高出不少,但实际游戏中帧数和帧数稳定性依旧不如12代酷睿平台,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是否满意?

·锐龙7 6800U/酷睿i5-1240P处理器性能对比

接下来再看看锐龙7 6800U与12代酷睿i5-1240P的对比情况。之所以选择i5-1240P而不是i5-1235U,主要考虑到锐龙7 6800U测试机型功耗达到了25W,而酷睿i5-1240P默认功耗为28W,实际测试机型功耗为26W附近3,二者比较接近,测试结果相对具有参考性。

接下来看看具体的测试结果:

首先CINEBENCH单核性能测试中,i5-1240P跑分均处于领先状态,这一点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近几年锐龙处理器虽然在多核性能方面大幅超越英特尔,但单核性能一直处于挨打状态。

多核性能方面,8核16线程的锐龙7 6800U对上12核16线程的i5-1240P竟然是互有胜负,R15/R20测试结果均领先对手,但R23结果则落后对手。

GeekBench 5方面,单核性能锐龙7 6800U不出意料还是落后于i5-1240P。

多核性能方面,i5-1240P领先锐龙7 6800U。

从CINEBENCH和GeekBench跑分的结果来看,抛开软件自身优化倾向问题,两颗处理器多核性能强弱主要还是看应用。CINEBENCH主要是多核渲染方面的测试,这一点二者相差不大;而GeekBench主要是各类科学计算的测试,在这个方面锐龙7 6800U就处于劣势了。

CPU-Z单核与多核性能也可以看出,酷睿i5-1240P相比锐龙7 6800U在单核与多核性能上还是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意味着锐龙与酷睿的对位又回到了当初错位对位时代。考虑到锐龙7 6800U在工艺制程上已经有所提升,但却并未达到更好的性能的表现,由此可见AMD也应该考虑如何去做Zen架构上的改进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锐龙7 6800U机型只测试了一款,跑分低的原因也可能与产品自身设计有关,后续笔者会持续搜集更多不同机型的测试数据来加以确认和完善,结果如有极大出入,笔者会另行撰写文章予以解析和说明。

·结语

最近一段时间AMD的“大核配大显”以非常接地气的形式传播了自家产品特点,同时也“内涵”了友商的“大小核”设计。但从客观测试结果来看,锐龙6000做到了“大显”,而“大核”在移动级处理器上却没有发挥出比友商“大小核”更大的优势,反而是重回被动挨打的局面。此外,集显性能也与目前的入门级独显MX570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很难谈得上是“性能赛独显”。

目前至少对于锐龙7 6800U这颗处理器而言,虽然是实打实的8个大核设计,但在同功耗的12代酷睿面前败下阵来,更为尴尬的是对比自家上一代,CPU性能竟然无明显提升。R7输给i5,新一代跟老一代没区别,这让“大核配大显”的大核看起来多少有些尴尬。

处理器性能比拼毕竟不是靠“嘴炮”,“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处理器性能之争。

此前,全是大核的锐龙7 6800H在13项常规测试中,仅有一项以0.4%的差距勉强与酷睿i7-12700H战平(参考下表),其余12项测试最低差距10.54%,最高差距达到49.79%4;这次锐龙7 6800U甚至跟自家上一代的锐龙7 5800U在CPU性能层面打了个平手,回过头来再看“大核配大显”五个字,只能说是“您高兴”就好。

前几年大家调侃英特尔在挤牙膏,这个没跑,确实是挤了好多年。但“挤牙膏”就意味着多少还能挤出来牙膏。英特尔11代酷睿以及之前几代,每一代之间都还能在单核和多核性能上提升7%-15%左右;而锐龙6000U系列这次给人的感觉则是牙膏管都被堵住了,CPU性能上连牙膏都没得挤,真是有些辜负了大家的期许。

·对比测试结论以及选品建议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次对比测试的结论:

首先是明确的结论:

锐龙7 6800U相对于上一代锐龙7 5800U在CPU性能上没有提升,在GPU性能上几乎翻倍。

锐龙6000U系列其它型号性能如何暂时未做测试,因此不予置评,后续如果有测试机会,会再出文章为大家解读。

其次给大家一些选购建议:

如果是冲着锐龙7 6800U CPU性能提升去购买产品的话,那笔者觉得还是算了,因为相较上一代没有显著提升,这一点从跑分里可以清楚地看到;

如果是冲着GPU性能提升去购买产品的话,锐龙7 6800U确实值得考虑。比如你想要一台有一定游戏娱乐性能的轻薄本,那么锐龙7 6800U机型要强于上一代以及12代酷睿;

锐龙7 6800U和12代酷睿i5-1240P如何选,其实答案很明确了,笔者个人的话肯定是首选后者,性能要更好一些,而且酷睿i5-1240P机型的价格应该会比锐龙7 6800U便宜一些。

最后是对锐龙7 6800U的一些看法:

锐龙7 6800U采用台积电6nm制程工艺设计,这是进步,但实际却并没有体现在最终的性能上。尤其比较尴尬的是,锐龙7 6800U cTDP上到15-28W,频率也上到2.7-4.7GHz,但CPU跑分反而只与上一代打了个平手,可见锐龙想要实现进一步突破,必须要从底层架构上发力,而不能只是依靠台积电那边的制程工艺了。

其实无论是“大核配大显”还是P-Core+E-Core,这本身没有什么对错之分,CPU制程工艺在向物理极限迈进,这个过程中制程工艺的优势不再向以往那么明显,因此一段时间内底层架构设计的重要性会被凸显出来,谁能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更好的选择,这一点我说了不算,市场和用户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