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关于“城管沿街撕春联”的报道先后引发舆论关注。先是甘肃武威,紧着是江苏沛县。一定程度上,都是先经网友爆料,媒体才下场求证的。换句话说,“城管沿街撕春联”的事情被正式报道时,已经到了城管局出面解释的阶段了。


(资料图)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月还没过完,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城管沿街撕春联的行为总是有些违和的。当然我们也清楚,城管沿街撕春联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干净”,而且以正月还没过完就开始撕春联的紧迫感来讲,应该是为达到视觉层面的“干净”,而不是春联真就招谁惹谁了。

对此,甘肃武威城管局工作人员的回应是,每年春节过后,都要进行一次市容市貌整治,所以对影响市容的破损春联进行了处理。不过在引起舆论关注后,甘肃武威城管局立马进行了调整,行动上是,先对破损的春联进行整治清理,能修复的帮其修复,完整的春联则先保留着。口径上是,市容要整治,但也尊重传统文化。

说实话,虽然甘肃武威的城管开始被老百姓骂了,但是接下来的行为修正和回应总体上还是及格的,起码做事的逻辑和口气的立场算是站住脚了。然而江苏沛县城管局工作人员的回应就有些让人听不懂了,直接来了一句:是为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大检查,如觉得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

直观来看,这般回应也是有板有眼,也没说不让提意见,也没说不让搞批评。但是却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其一、为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大检查就撕春联的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其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不合理”,回应中竟然还理直气壮的强调觉得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

就“其一”来讲,前面我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正月还没过完,撕春联的行为自然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对于春联这种春节气氛的配置物,一直以来都是自生自灭的。当然在城市里,考虑到整体环境的协调,如果春联出现开胶、破损、褪色,会撕掉处理。

可前提也是,确实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才去处理,否则还是要遵循正月没过完不处理的基本原则。当然如果遇上特别的情况,小范围也是可以提前处理的,但也是要遵循周围人意见的,否则被骂自然是少不了的。

由此再去审视“为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大检查”的回应,总让人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因为用“不文明手段”去创造“文明的成果”,无论是讲抽象逻辑,还是谈实际效果,都应该是“事倍功半”的。就此来讲,显然沛县城管的回应有点“高级黑”的意思。

毫不夸张地讲,很多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激进。像江苏沛县城管所谓的“为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大检查”搞“沿街撕春联”的逻辑,应该在很多城市发生过,只不过尺度上、事情上不同,引发的争议大小不同而已。

至于“其二”而言,作为城管局不直接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竟然把锅甩给“12345”。诚然,这是符合工作流程的,但是作为当事行政部门,这本身也是傲慢的。坦率地讲,没想好怎么回应,可以先把意见接纳下来,然后再进行决定是否整改。可一上来就强调觉得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简直是不把群众的意见放在心上。

就此而言,同样是“城管沿街撕春联”,显然甘肃武威面对舆情时做得更好一些。要知道类似城管“乱作为”、“瞎作为”、“胡作为”的事情,各地时有发生。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不见得都是决策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执行的问题。

就拿“城管沿街撕春联”的事情来讲,为市容市貌也好,为创建文明城市也罢,就初衷来讲肯定是好的。但是这个好,难道不应该听取群众的声音吗?事前没有做广泛的调研也就算了,事后出现大量的反感情绪,难道不应该及时纠正吗?

所以从根本上讲,“城管沿街撕春联”被骂,其中“行事逻辑”有违常理是直接原因,自带的“高级黑”感和傲慢感是催化原因。也就是说,城管可以犯错,但是不能犯错了还理直气壮,而这才是沛县城管被架在火上烤的根本原因。

另外,对于“城管沿街撕春联”的事情,那些还没有被晒在网上的地方,最好要搞清楚,就算回应也要学甘肃武威的口径,而对于江苏沛县的口气,就算再有理,也不要学。甚至最要紧的是,赶紧整改城管队伍的业务水平,严防“高级黑”到处泛滥。

有道是,名不正言不顺,反过来讲,言不顺名不正也是通的。所以不办几个这种“高级黑”,不问责几个不把常识放在眼里的撕春联行为,显然是刹不住激进之风的。因为只有让决策、反馈、惩处形成有效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这样的荒唐再次发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