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政协委员、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关注到三级医疗体系的协同问题,建议加强引导,让不同医院功能更加清晰。常见病、普通病去二级或社区医院看。疑难杂症、复杂病才需到三级医院看,不要让三级医院医生再看很普通的毛病,甚至是在配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一组数据: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

总诊疗量中,医院38.8亿人次(占4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5亿人次(占50.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4亿人次(占4.0%),三级医院诊疗量为22.3亿人次,占26.3%。

由此可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由2014年的57.4%下降到2021年的50.2%,医院诊疗人次占比由39.1%上升为45.8%,其中三级医院诊疗量由14亿人次上升到22.3亿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由18.4%上升到26.3%。

类似的问题其实早就有人提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早在2012年就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三级医院人满为患 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文章,他称:仔细审视中国的看病难,却发现其中另有隐情,一方面,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名医名院病人爆棚,另一方面,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步履维艰,面临生存危机。中国的看病难实际上是看三级医院难,看社区卫生中心并不难。这种极为矛盾的社会现象,经媒体的放大作用,引起大众的强烈不满,但作为政府部门,则不能人云亦云,要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合适的对策。

不过显然,十余年的时间,如今这种三级医院人挤人,社区医院没人去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

针对政协委员“常见病不要去三级医院”的建议,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

网友A:这个建议很好,但应先提高社区医院的诊疗能力。老百姓都冲着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去,肯定不可能是因为钱多闲的。要提升老百姓对社区医院的信心,第一步首先从专家下沉社区轮岗开始,然后开展培训逐步提升社区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吧。

网友B:理论上是对的,我觉得还是要鼓励私立诊所,让名医下沉。为什么大家都去三甲排队,因为相对更靠谱。私立诊所如雨后春笋,名医也来了,大家就不会去挤三甲了。

网友C:大道理都懂,分级诊疗制度也需要逐步建立。但是在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是提高二级以及社区医院的专业水平和药品种类。好多药小医院没有,只能去大医院开,好多检查也做不了。这个分级诊疗恐怕需要时间积累,没有十年八年基本没戏!

网友D:这种建议真是脱离群众,老百姓都知道三级医院人多要排长队而且看病费用贵,但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大家还是想尽办法要去大医院看,为什么?因为,在中国,一般来说,医院等级越低,医生的水平也越低,被误诊和治疗方法不当的概率也越大,况且,普通人身体不舒服谁知道是常见病还是大病?所以,不是老百姓愿意上大医院去折腾,而是现在的小医院实在是令人不放心!

你对此又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理性讨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