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逛寺庙”和小学生“盘手串”本来毫不相干,但是媒体一带节奏、专家一建议,它们便成了有问题的“佛系话题”。媒体给出的理由很充分:直观来讲寺庙和手串很相关,追根溯源逛和盘很解压。如此之下,基于“压力说”背景下的“内卷论”自然就可以展开讨论了,并且是正说反说都挑不出毛病。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看一看媒体在年轻人“逛寺庙”话题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年轻人在最近几年“逛寺庙”的数量、频次确实增多了,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但是从社交舆论层面的趋向来看,好像确实就是这样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逛寺庙”,肯定跟现实层面的生活不易有关系。但是不是绝对关系,就真不一定了。起码媒体用“年轻人不上课不上班只上香”去定性,肯定是有失公允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客气地说,看到年轻人“逛寺庙”就认为年轻人不上课不上班,这跟看到基督徒或其他(她)教徒定期去教堂祈祷或弥撒,便认为教徒们不工作不生活有什么区别。可问题是,那些教徒们真的就不工作不生活了吗?

就此只想说,即便“压力说”背景下的“内卷论”是存在的,但是也要承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信仰融入生活的现实。也就是说,正因为“逛寺庙”真的解压,才意味着年轻人从来没有过绝对“佛系”、完全躺平的意思。

所以说回“年轻人不上课不上班只上香”的论断和批判,只能说媒体在乱带节奏,除了引发年轻人的反感和抵触,真是毫无意义。不可否认,媒体是想通过这种论断和批判刺激年轻人奋发图强,但是当年轻人们本来已经够奋发图强的时候,还请多一些共情,多一分支持,多一些包容。

同样的乱带节奏,媒体在面对小学生“盘手串”现象上近乎如出一辙。不知道是小学生们真的觉得解压,还是媒体刻意截取解压的采访画面进行报道,反正“欢乐的画面”到最后就变成“沉重的反思”了。

而且更没趣的是,有专家还一本正经地提醒:“盘手串虽然有一定的娱乐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然后就是“首先”、“其次”、“最后”的三段论补充说明“盘手串很危险”。其中提到吞食的严重后果,缠绕的严重后果,还有就是影响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怎么说呢?理论上肯定没毛病,但是专家紧接着又要家长和老师教育小学生正确盘手串又是什么神操作?尤其是谈到盘手串的时间和场合,简直跟公告中的免责声明没什么区别,总之说了半天,好的坏的专家都讲了,最后还是家长和老师的锅。

之所以提调这些问题,并不是说媒体和专家指出的问题不存在,而是小学生就盘个手串,竟然能被有模有样地立成议题,而且拆解议题的节奏也是干净利索,这本身难道不值得被质疑吗?

要知道,十几年前的“学生转笔”和“学生转书”就曾引发媒体的口诛笔伐。当时虽然还没实行“双减”,但依然引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高调批判。不过声调再大终究还是敌不过时代,因为伴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过多和校外培训太卷,人们才有意识地往解压上理解。

可即便如此,“学生转笔”和“学生转书”真就没有单纯的娱乐功能吗?难道学生一娱乐,就是为解压吗?由此再关联地看年轻人“逛寺庙”,只能说媒体地乱带节奏里,存在一种“压力宿命论”,也就是小学生也好,年轻人也罢,活着的状态要么是身处压力的路上,要么是身处解压的路上,以至于不管做什么,都好像非得给出个合理解释才行。

正如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一书中所言:“当今时代,阐释行为大体上是反动的和僵化的。像汽车和重工业的废气污染城市空气一样,艺术阐释的散发物也在毒害我们的感受力。”

虽然苏珊·桑塔格更强调阐释是智力对世界的报复,但对于非智力的阐释、胡乱的阐释,她同样是鄙视的,甚至更加不能容忍。当然《反对阐释》一书也不完全是“反对阐释”,而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总要进行留白的,而不是上来就一顿猛操作的解构和批判。

比如看到年轻人“逛寺庙”,马上就是“不上课不上班只上香”,看到小学生“盘手串”瞬间就能想到危险生命、影响学习,至于属于他(她)们自己的部分,总是视而不见。对此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反呛专家:“建议这位专家少喝水,因为喝水可能会导致呛到、会窒息,甚至加重肾脏负担。”一言以蔽之,媒体和专家注意了,少带节奏跟少喝水一样重要,呛到真的很不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