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劝年轻人生孩子,责怪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想方设法让年轻人生孩子的专家,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早就见怪不怪。

就在我以为专家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的时候,可谁知道昨天一个专家的发言,却直接震碎我三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


(相关资料图)

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我看新闻评论区说“看动物世界连狮子都知道在艰难的旱季自动停止繁殖”,说“建议建议多生的专家多生”,但其实,这位专家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催生本身,而在于这背后的思维逻辑

好家伙,别的专家催生,多少都还扯上经济啊、国家啊、复兴啊作为由头,多少还讲点武德。

可这位专家倒好,直接摊牌了,把孩子当成了消费品,而且还是长周期的消费品,耐用的消费品。

装得懒得装了,直接扒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露出了最丑陋的底色。

以前,我们是人口红利,是耗材,现在我们的后代又成了消费品,反正从来就不是个“人”,就没被当成“人”对待过。

可孩子不是因爱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他们是我们爱的结晶,是亲亲宝贝,是掌上明珠,怎么成了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不是说母爱无私、父爱如山吗?怎么父母在打算生孩子的时候,期待的不是生命的延续,而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马上就有了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吗?

这太荒谬了!

当然,从经济学角度,人可以是经济意义上的资源。但是,就算非要说孩子是什么“品”,那也早已不是什么“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而是“长周期的不耐用消耗品”。

可能在陈专家那一辈人小时候,一家子兄弟姐妹好多人,父母为生活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给孩子的关爱无非是不挨冻不挨饿,稀里糊涂把孩子就拉扯大了。

而在我奶奶那一辈,一生就是六七个,大的带小的,有病能忍就忍,上学就更不敢想。就连能不能活着长大,都全凭个人造化。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受到的重视,还不如如今养猪场里的猪崽。

但只要他们长大了,就是劳动力,能种地能打工能挣钱。只要保证孩子不死掉,换来的就是一辈子的饭票、房票和护工票。

这种方式养大的孩子,才叫“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如果你还没有直观感受,去问问董志民,孩子是不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最有发言权。

他从老二开始,一年生一个,一直生了八个;没打掉孩子,他感觉骄傲无比;他给孩子起的名字都是金山、银山。

他说:“我就不信,咱八个孩子,能不出一个有点本事的吗?”

他说:“我一个孩子就算挣4000,这8个孩子一个月也挣不少钱。”

他说:“这(孩子)是我最大的彩礼。”

可是,把孩子当小猫小狗散养放养,给口饭吃不饿死就是恩赐,添人添双筷子养儿防老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孩子,是碎钞机,是吞金兽,把他们养育成人,是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注意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回报我们的提款机,不是把他们变成一个“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而是让他们健健康康地成为他们自己,成为一个健全的“”。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好不容易步入了“优生优育”的阶段,终于把孩子当成个人来对待,你知道这种集体观念上的革新有多难吗?

可现在,不知道从哪个历史的犄角旮旯里崩出来的老古董,却试图将我们拉回落后的观念里,试图把“人”变成“物品”,试图把“人”不当成“人”看待。

只是,陈专家的话虽然难听,但她说出了真心话,也说出了一个真相:

把人当人看,本来只应是最基本的价值观,但现在,它却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认知。

只是在这个消费社会,消费品太多了。如果不能被当成人对待,那我们这些耗材,也就没必要再生什么消费品了。

—The End—

作者:魏春亮

来源:魏春亮说,ID:liangsound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