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孩子,各类专家基于自身专业苦口婆心地说“生孩子好呀,年轻人快生吧”,可得到的回应却是“没钱没精力”。当然这还算比较和谐的对话场面,因为前阵子不少委员、代表劝生就曾遭遇年轻人反呛。


(相关资料图)

一定程度上,各类专家也好,委员、代表也罢,虽然各有各的考量,但是说回生育对年轻人的好处,肯定也是有的。只是基于年轻人所回应的“没钱没精力”来看,他(她)们并不是不知好歹,而是对于所谓的生育好处始终没找到落脚点和支撑点。

以至于专家、委员、代表讲得越多,劝得越厉害,年轻人越烦。说到底,这届年轻人不想生、生的少,除了主观认知层面抗拒(生育认知的多元化),更主要的问题是,经济不景气下,就业不容易、生活不容易导致的“负担不起”。

这种情况下,只要劝说和建议不能直击问题根本,即便初衷再好,建议再全,学说再牛,结果都是一样被骂。所以对于在“2023消博会新浪财经之夜”上讲话的经济学家陈文玲而言,她强调的“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也就是“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简直就是找骂。

从“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出发,陈文玲提出的“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道理能不能被年轻人接受,这就是个问题了。这就好比,商家跟消费者说,我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并且实际上就是很好,可前提是,消费者买不起,那么就意味着商家说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而且商家要是说得多了,很可能会触怒消费者。因为商品好坏是一回事,消费者买得起或买不起还关乎消费尊严。如此之下,要不商家只给消费者推荐买得起的商品,要不商家把好商品降价到消费者能买得起的价位。否则,最好少说话。

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说专家、委员、代表、经济学家就不能建议和劝生了,而是在跟年轻人对话时,先别急着指责、否定,而是要多听一听年轻人的想法,而后再基于综合判断给出普遍能接受的劝说和建议,否则对话都展不开,劝说和建议自然就成自说自话外加惹人找骂。

另外,专家、委员、代表、经济学家除了要尽可能地去“爹味”、去“妈气”,还要在具体的劝说和建议里加入人情味和可行性解决方案。就拿经济学家陈文玲来讲,她所谓的“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如果只是限于圈内研讨,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是只要这般经济学说和劝生联系起来,就会走向“难听”的氛围。因为作为普通人来讲,把子女当作消费品这种认知,即便是打比方也是不太能接受的。而且前面我们也做了“商家劝消费者买商品”的推演,认为能不能买得起是关键。

所以陈文玲的“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言论一出,自然会被年轻人的骂声围攻。甚至有些年轻人都懒得用“没钱没精力”反呛了,直接就是“动物世界里连狮子都知道在艰难的旱季自动停止繁殖”、“专家什么时候建议强制年轻人加班是不对的,加班不给加班费是不对的,我就给你生”、“你快让你的后代多生”、“建议专家们多生娃少说话”、“年轻人不好骗了”、“消费品?有娃的没娃的当娃的听了都沉默了”。

如此种种,其实不是年轻人绝对不想生,而是经济学家没说到点子上,年轻人很生气。这就跟父母催婚一样,明明子女没找到合适的对象,非要各种催,催到最后不是没好气,就是关系走向恶化。所以还是那句话,劝生也好,建议也罢,多感同身受,少生硬隔路,要不然劝还不如不劝,建议还不如不建议。

与此同时,有些专家的建议别说是年轻人不爱听,同行听了也是很尴尬。就比如专家A说:“经济好的地方,年轻人都爱生孩子,经济不太好的地方,年轻人不爱生孩子。”而专家B说:“年轻人结婚少了,导致生孩子变少,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不过同时,家庭养宠物的数量剧增,宠物经济发展得飞快。 ”

不可否认,专家A和专家B的说法都有各自的语境,但是单独看或联系起来看,总觉得有些不那么顺畅。这其实也再次提醒专家们,不管建议啥,最好把舌头捋直,换句话说,要说人话,否则被骂只能说“活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