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教育博主张雪峰关于“我的孩子要是报考新闻学专业,我先把他打晕,再帮他改了”的言论冲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新闻已死的今天,我们邀请了两名在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相关资料图)

苦恼

我是一名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本科是,研究生也是。

当初选择报考志愿的时候,自己和家里人都不太懂五花八门的专业,单看专业名目,也无从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说,只擅长“刷题”、视野狭窄的我本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算是阴差阳错来到了新闻学专业。

大一的学习偏向于新闻学理论、传播学概论这些基础知识,我抱着“一探媒体人生活究竟”的念头来到了一家市级媒体,参与的多是宣传类的软文,偶然间听到记者老师的闲谈:“做新闻好的大多是其他专业”“我是学金融的”“培养个几周就能写新闻”……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新闻无学”的观点,瞬间感觉在校期间为考试反复背诵理论、困于新闻写作框架对观点表达无从下笔的自己失去了价值,甚至思索再三也找不到理由进行反驳。

时隔一个学期,第二次来到该媒体的时候,“旧人”所剩无几,除了领导还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前的文字记者、视频记者的朋友圈里开始刷屏保险、新概念英语班招生……我明白他们只不过不想再为了一份实习期超过三个月、实习补贴甚至不能解决吃饭问题的无编制工作耗费时间,此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媒体。

回看此次张雪峰的言论,他在直播中强烈反对“理科590分的学生”报考新闻学专业,声称闭着眼睛随便选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尽管在表达上给人一种“过于武断”的观感,但张雪峰此言论的出发点其实建立在“就业对口”的前提下,而 “对口”往往代表着“我”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所不能替代的能力优势。因为“80%学新闻传播的学生没有从事本行业”,专业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匹配关系微弱,在此条件下行业并无明显缺口更是证实了新闻学子的“可替代性”程度之高,所以不建议该学生在有更多选择面的时候偏要选择新闻学。

而6月15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的回应则是力证学习新闻专业的意义,并把新闻与传播的就业前景从“对口媒体”扩大到“各行各业”,在本逻辑下,新传专业的学习永远对未来就业有助益。但是这种助益能够达到何种程度仍然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对于一个即将前往“各行各业”进行就业的毕业生,回顾本科四年,到底值不值得花费如此的时间成本去积累所谓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又是不是只有在新闻专业才可以够学习到这些能力并没有定论。

而他们之间的争论,我认为主要矛盾点在于张雪峰看到的是众多家庭条件不算优渥而自身条件不算拔尖的“平庸之辈”,他们的毕业季没有父辈帮助扫清迷茫,自身也来不及为“另谋他路”做足准备。而张教授看到的是已然站在“高台”,能够在课堂之外掌握编程、数据处理能力的“金子”,他们在哪里都能发光,就业前景无限光明。

可我不一样,求学数年,偏重技术的课程因为设备少而贵重,能真正掌握的还是少数,寻找实习单位时面对“你会不会使用无人机”这样的询问,我还是会突然被“我怎么这也不会”的想法砸中,更别提掌握编程语言这种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的跨专业知识。而相对于家庭条件优越、能够支付起昂贵设备、编程课时费、外地大厂实习生活成本的同学,我的竞争优势微乎其微。

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其实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只不过我们能够胜任的工作有大把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能胜任,“僧多肉少”的现实下我们仍妄图把理想建立在更加符合期待的“温饱”之上,尽管这是大多数人的期待。

上一次经历毕业季,我见证了众多和我一样能力平平的新传学子如何费尽脑汁尝试去大厂文职类岗位、纠结要不要回家乡小城做一名小初高老师、亦或是面对竞争残酷的公务员考试失利郁闷焦虑。

而我的下一个毕业季就在眼前,我看到“我”还在几年前的同窗中间。

迷茫

我出生于普通工薪家庭,今年23岁,广播电视学本科读了四年,目前新闻与传播研一在读,研究生还要再读两年才毕业。本科加研究生,我一共在本专业读了五年,我姑且称自己为“新传学子”,既然作为新闻学的学生,那么我也算是“新闻学教授与张雪峰老师言论之争”的“当事人”之一,有必要对此聊点什么。不过在此,我不想谈论孰是孰非,我只想谈谈我作为一名新传学子在本专业学习五年的经历。

父母学历不高,没有上过大学,从小父母对我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至于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怎么找个好工作?没人告诉我,我也不得而知(此时的我不擅长使用互联网去检索我需要的信息,所以我可能和别人有很大的信息差)。另外从小到大我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上了大学就好了”,至于为什么好?好在哪?也没有人告诉过我,但我也没有问过。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不问,反正就这么糊里糊涂听着长大了。我高中读的文科,2018年6月,我高考完,我以为我“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的任务终于完成了,什么选“大学专业”?我不懂,我父母也不懂。

于是我的做法是,找到目标大学的招生目录,再找到文科可以选报的那一列,手指头从上到下一个一个指着过一遍,看到有意思的名字就去网上搜一下。“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这么一溜搜下来,感觉只有“广播电视学”读着最有意思,当时想象着以后应该是去电台播音吧,像曾小贤那种,感觉很符合社恐人士,于是就选了这个专业。

对于我选的这个专业,我的父母是反对的,他们(包括一些亲戚朋友)想让我当个老师,因为我是个女孩子而当老师比较稳定,但当时我刚高考完十分厌烦从早学到晚的高中生活,我不想再踏入校园一步,同时父母也不了解其他的专业,也给不出更好的建议,我又处于青春期比较犟,于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误打误撞学了新闻。

“有多少人是调剂到我们这个专业的?举一下手”这是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一位老师在第一堂课向我们提问的第一个问题。老师看了一下,说我们今年还可以,说往年有很多调剂过来的。因为父母反对我报这个专业,所以我本来就对本专业不自信,听到这个话后更是心凉半截,记到现在,心想不会吧,这个专业这么不景气?后来正式上了课之后,我才知道,我们是学新闻的,虽然也有播音的课,但是主要与新闻相关。

我们具体在学校学什么呢?我们在学校什么都学,我们学沉默的螺旋、学“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们读中国新闻史、读《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我们练习采访、练习写新闻、练习剪辑、练习播音,甚至学了广告……要问我学的怎么样?我对于本专业所学的知识还是很满意的,并觉得“有用”。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专业所学的知识让我明白,我们通过新闻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这只是通过新闻“被呈现”出来的世界,就像楚门的世界,所以当某一种热点出现、某一种事件被报道时,我们会通过现象观察本质:我们会思考为什么要报道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为什么是今天而不是明天来报道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的这个角度而不是那个角度会被报道出来?

如果说,没有学习这个专业,我看到的世界是会加了一层滤镜的,而我意识不到这个滤镜的存在,新闻报道什么,我就相信什么;但我学了这个专业后,我会明显意识到滤镜的存在,即使打破不了滤镜,我也会努力地窥探滤镜的背后。一种思辨性的思维在几年的学习中悄然地产生并被培养成习惯,所以在网络上也不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这让我觉得是“有用”的,也让我觉得误打误撞进入本专业学习是幸运的。

我们学出来以后能干什么?这是我学本专业以后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我在本科的时候很烦别人问这个问题,我只觉得我的前途一片渺茫。“我可能找不到工作了”,最早有这个想法是在大二的时候,那年因为口罩原因,家里几个月没有经济来源。大河没水小河干,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以后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受到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我也变得紧张焦虑,这么一思考,我发现我什么也不会。因为一方面,我们在课堂上什么都学,主打一个“全能型人才”,什么都学导致什么都学的不精,这也会一点,那也会一点,但没有深耕的技能,这让我觉得我什么行业都可以干,但具体干什么,我又确实没有眉目。另一方面,受个人认知局限,当时的我也不懂通过招聘软件上的工作招聘要求去倒推我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于是我擅自下结论,“我找不到工作了”。

在现实面前,我开始有点动摇了,我开始想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选错了?我是不是该听父母的话?但我也确实真的不想从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那我到底该怎么办?我甚至焦虑到一整晚睡不着,我会去网上搜索“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在每个帖子下看别人的故事寻求安慰。我想着,那我只能提高学历来提高竞争力了,自然而然就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肯定是我个人占了大部分,但现实何尝不是推手?本来文科就业范围就窄,可替代性强,竞争力弱,而我去媒体找实习,本专业甚至没有跨专业吃香,例如,原本学经济的可以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报道、原本学法律的可以更好地从事法律新闻报道、原本学广告的可以更好地进行广告策划……而本专业那些样样精通、不愁找工作的佼佼者当然存在,但不是你我这样的大多数。

那有人会问,本专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很难评,这不是我可以妄言的。我只知道有很多院校撤销了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例如清华大学撤销了本科教学但是保留了硕士教学,这至少释放了一个信号,新闻传播学类更欢迎跨学科背景。

(讲述|某三 某五 整理|王明倩 孟清爽 史慧娜 编辑|追月数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