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新华字典删除“倭寇”一词,能够成为热搜新闻。

最近有网友反映,在新版新华字典里,找不到倭寇一词了。出版社回应称,“正在了解”。还没等调查结果出来,很多网友就炸了,认为出版社编字典的人,是怕引起日本的不适,所以删除了词语。这是日本文化悄悄入侵,毒字典堪比毒教材。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最新调查显示,所谓“新版删除”该词不属实。


(资料图)

其实,这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有一点文化常识,或者在网上随便查阅一下,就很容易证伪。

字典和词典是两个概念,新华字典一直以收字为主,然后,对具体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进行注解,其中收录了“倭”,收录了“寇”,但各个版本,从来都没有收录过倭“寇”的词语。

并且,历代版本的新华字典,对“倭”字的解释,都是“古代称日本”,一直没变过。

而在新华词典,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倭寇”一词一直都在,它的解释为,14-16世纪屡次骚扰抢劫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抗日战争时期也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所以,根本不存在删除一说。新华字典中一直都没有“倭寇”,词典中一直都有“倭寇”,从未有过任何调整。

我觉得最迷惑的是,媒体进行了核实,不少人也翻出字典,晒出了截图,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不信。认为这是斗争新动向,编字典的人别有居心。甚至追问出版社,是不是拿了日本的什么好处,对中国搞文化渗透。

也有的网友信了,但却又提出质疑——既然字典一直没有,为什么不加上去呢?

其实字典和词典,定位功能不一样,适用的场景也不一样,字典一直都是极少收录词汇,是注解汉字的小型百科全书,以前是这么用的,今后也这么用,为什么要改来改去呢?

现在随着时间流逝,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新一代年轻人,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下,对那段残酷的历史,可能会存在天然的隔膜,缺少切身的感知。人们害怕遗忘历史,对文化渗透高度警觉,这不是什么坏事。

但首先,还是得实事求是,而不是无中生有,草木皆兵,搞一些莫须有的舆论斗争,消费大家的爱国热情。在事实不清楚的前提下贸然开骂,这是不是对严肃历史的一种不负责呢?

毒字典当然可怕,但你们想一想,一个很容易求证的乌龙却惊动了全网,让广大网友以为,遭到了文化入侵,作为工具书的字典都被投毒了,这是不是同样很可怕呢?

它说明什么?说明从媒体到大众,对信息真假,失去了求证的能力;对事实的真相,失去了较真的耐心,容易被情绪无脑驱动,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问题。

所以我一直说,遇到一些争议性问题,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历史不容篡改,民族伤痕和记忆不容随意“删除”,但保卫历史的最好方式,是树立理性客观的正确价值观。如果我们都有基本的是非分辨能力,哪那么容易遭到文化入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