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袖珍女孩”到“一米姐姐” 孙菊萍成了就业援助“公益导师”
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自此,浙江先行探路,向着共同富裕大步迈进。杭州也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大步迈进,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
共同富裕,重要的一条是群体共富,即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过上更好生活,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
即日起,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推出“喜迎二十大·就业共富经”之精准帮扶系列报道,向大家讲述杭州是如何帮助“一部分人”再就业,努力让共同富裕不落一人的。
都市快报报道就业援助精准服务计划是一项政府主导,城区、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公益服务,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
从2017年至今,杭州共认定40个公益项目、140名公益导师和64家公益示范企业,以鼓励更多有爱心的个人和企业参与其中。
曾经登上央视的“袖珍女孩”孙菊萍,就是今年的公益导师之一。
从“袖珍女孩”到“一米姐姐”
从7岁开始,孙菊萍的个子就停留在1米2。
2014年考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时,公益导师付姝兰关注到了这个自卑胆怯的女孩,“我带她走进高校、监狱等做现场演讲分享,帮她正视身体问题,从自卑中走出来。”
走出自卑后,孙菊萍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付姝兰得知后,联系对接资源,协助她创办了一家文创公司,承接图文制作、广告设计等业务。
孙菊萍很快成了大学城里的创业励志典型,登上央视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
毕业后,孙菊萍在西湖区三墩镇党群服务中心办了“一米之家公益中心”,为残障人士、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技能提升、就业帮扶、创业辅导。
现在,孙菊萍也成了一名公益导师。从曾经被帮助的“袖珍女孩”变成帮助别人的“一米姐姐”,孙菊萍说:“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特殊人群重获自信心,也希望大家都能正常化看待残障人士这个群体。”
公益导师会提供哪些就业服务?
相比身体问题,大部分就业困难人群都卡在了心理这一关。
做了20多年就业精准援助的郭冰清说:“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就业的,大部分就业困难人员都是对就业、个人价值认知不够,需要一定引导才能找到合适工作。”
作为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郭冰清在工作之外,主动申请成为公益导师,对就业困难人群上门家访。
2017年,一位智力障碍姑娘找到郭冰清,希望找份工作。“小姑娘想找工作,实际上连基本交流都不太会。”那一年,郭冰清给她打了300多通电话,每次只问一个问题——今天吃了什么?
“后来,她基本交流没问题后,我帮她对接入职了一家科技企业,每个月大概4000多块,现在已经稳定就业4年了。”郭冰清说。
付姝兰也提道,“就业困难多半受到原生家庭和个人性格影响,存在认知和心理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他们接纳自己,找到自信。”
你想找导师咨询吗?
欢迎来橙柿互动留言,我们帮你联系
公益导师引导就业困难人群跨过“心理关”,公益项目、公益示范企业提供更为具体的就业帮扶支持、挖掘一些帮扶岗位,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关心关注,并真正实现就业。
每年,公益项目、公益导师、公益示范企业都是以社会招募的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
“我们想寻找那些有责任心、有爱心、热衷公益事业的人群和企业,大家真正能拿出时间、经验和岗位来,帮助重点人群就业。”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就业促进处处长徐攀说。
今年,杭州招募认定了18个就业援助公益项目、67名就业援助公益导师和28家就业援助公益示范企业。
导师中,有浙工大、浙财大、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学校的老师,也有康桥街道、湖墅街道、蔡马社区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还有华润万家、花都美容美发等企业的专业人士。
此外,每个区县市都陆续拥有就业援助公益项目,像拱墅区有“心花绽放”全职妈妈就业援助项目,淳安县有返乡大学生就创服务队项目,滨江区有残障人士就业及其家庭支持项目。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就业援助精准服务活动,或者想得到公益导师的帮助,抑或想参加公益项目,可以在留言中告诉我们,我们将转交相关部门。(记者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