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

跨越山海,连通湾区。

14年砥砺风雨,杭州湾跨海大桥雄姿犹在!


(资料图片)

每2秒就有1辆车驶过,累计减少社会能耗成本约150亿元……这条纵跨36公里的“黄金通道”,改变了大湾区的交通格局,激活了杭州湾两岸的经济动能,推动长三角区域联动融合发展,谱写了全新的“大桥时代”。

如今,追逐数字化浪潮,杭州湾跨海大桥继续疾步前行,将智慧化改造持续引向深入。今年以来,通过系统性整合大量的感知设备和信息发布载体,建成国内首座“数字孪生”跨海大桥:全桥实现信息自动化发布,上百种管控策略“一键即达”,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同时,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依托数智赋能,宁波交投以主责主业聚焦,着力打造交通科技与服务新兴板块,致力于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成行业内的‘数智典范’。”作为下属控股企业,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也成了宁波交投全面拥抱数字化改革的一支“先行军”。

视觉指挥中心

大桥新姿

远眺杭州湾海域,长桥凌波似巨龙。从慈溪侧的南岸上桥,驱车跟随滚滚车流,迅速融入海天之间。车窗外,标志性的“七色彩虹”护栏飞驰而过,色彩依然鲜艳分明。

通车十余载,大桥历久弥新。2019年初,一场智慧化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又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十年的发展加装“数字引擎”。如今,大桥的数字化改造已进入深化提升阶段,“智”变日新月异。

大桥上,抬头可见两侧的视觉感知设备“居高临下”,布设密集而有序。双向125米一个摄像机,确保全桥视觉感知设备实现百分之百覆盖。

除了实时视觉感知设备,一张全桥高清地图精准引路,1828套智能雾灯点亮智能防线,还有40处全彩诱导屏、346套定向数字预警广播等智能设备全程伴随,司乘人员通行时能准确、及时地获取大桥路况信息。

“大桥的‘智慧’远不止这些肉眼可见的装置。”数字大桥突击攻坚项目组成员谢伟介绍,前不久,杭州湾跨海大桥车道级主动管控应用全面落地。以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黑科技”为支撑,大桥系统性地整合并利用大量的感知设备和信息发布载体,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交通管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通行效率。

通过系统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现已完成涵盖全桥18类事件、108种管控策略的编制部署。依托大桥云控平台,可实现异常事件与管控策略的实时匹配,并结合事件位置快速生成符合实际需求的管控方案,最后通过对情报板、广播等多系统的归集整合,使相关信息“一键即达”。

“相比传统的交通管控方式,它把原本需要由人工完成的从事件发现到管控信息发布的过程,全部交由系统自动完成。”谢伟说,这大大提高了管控信息发布效率,原本需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完成的工作变成了“秒发”。

得益于更加精准高效的管控能力,今年上半年,大桥的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16.4%,二次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66%,事件检测发现率达99%,施救力量抵达现场时间缩短在20分钟以内。下一步,随着运行数据不断积累,大桥还将结合轨迹融合、仿真预测等智慧应用成果,通过对比和分析管控路段的车辆行驶轨迹,评估管控效果,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大桥实际的主动管控效果评价体系。

数字孪生大桥

数智赋能

如今,AI视觉识别、车道级辅助、“数字孪生”等全新技术被运用到大桥上。同时,这里也建成了国内首条“数字孪生跨海大桥”。

通过数智赋能,如今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同时具备交通态势“提前知”、交通事件“全感知”、信息服务“全覆盖”、交通管控“一键达”等能力。而“掌管”这些功能和收发指令信息的,正是大桥的指挥中心。

移步至指挥中心,一键切换大屏幕,一座依托数字孪生技术的平行大桥映入眼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你看这座‘孪生大桥’,汇聚了实时流量、事件图文、定位导航、气象、通阻状况、处置进展等关键要素,实现信息要素‘一张图’和车流轨迹的实时展示,既能宏观呈现全桥实时通行状态,又能回溯历史、仿真未来,交通态势监测分析从局部升级为全局。”谢伟介绍,借此,管理调度人员可随时掌握全域路况,更早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借助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和“掌上联勤”APP,实现应急调度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处置流程与分工清晰明确,避免了信息不全、指令不清、研判不准、难于监督等问题。

迈上“数智”运管新征程,大桥不断勾勒智慧梦。“为此,我们还搭建了大桥模块化机房,把大桥的各个业务进行归集整合,并优化提升了网络、存储、算力等基础硬件性能。”数字大桥突击攻坚项目组负责人吴承隆介绍,去年底大桥“云平台”建立,所有数据信息正陆续汇集上云。“云平台”加速了资源的共享交互,打通了大桥事件检测、应急施救等各条线的“数据孤岛”,进一步提升了指挥中心的研判和决策水平。

依照实施方案,历时三年多,杭州湾跨海大桥实现了“1朵路段云+4大场景建设+3项创新试点”的智慧化改造,累计完成20余项建设任务和10余项智能创新应用。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数字大桥的创建将始终坚持以保安全畅通、提通行效率为目标,下阶段重点围绕已开发系统的落地应用和迭代优化来开展工作。

“数智”大桥既要管好桥,也要管好人。今年3月,大桥施工作业人员“3+5”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实现桥面作业人员电子审批、线上培训、电子上岗证三项基本功能及身份信息、人员资质、教育培训、履职清单、风险管控五方面管理维度的信息管理。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覆盖桥区18个作业项目共554名作业人员,投用后不仅有效解决了施工审批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提升了桥区作业的安全管控整体水平。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

奋勇争先

数字转型,国企先行。近年来,宁波交投着眼于管理、产业、服务“三大跑道”,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当前,在数字高速、数字工厂、数字工地及数字产业等方面均有多个项目“开花结果”。

“杭州湾跨海大桥,一直是敢于探索创新的典范,我们也将奋楫争先加快数字化进程。”大桥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大桥人牢记嘱托强担当,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先行者”的姿态投身智慧交通建设,助力杭州湾跨海大桥加“数”飞腾。

百年大桥养护为先。为应对管养中认知性能状态、维持资产性能、有效掌控风险、合理分配资金等各种压力,大桥公司结合自身的经验积累,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了基于BIM等技术的资产养护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记录的标准化、养管流程的规范化、养护作业的专业化及养管数据的可视化。大桥公司养护负责人说:“数据基础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从而降低全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提高大桥运营期的资产价值。”

不仅如此,身为大桥“门户”的南北两岸服务区,也紧紧跟牢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尽管高速公路通行不免费,这里的单日车流量还是接近5万车次。”大桥公司服务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服务来往客流、车辆,南岸、北岸两对服务区陆续升级了配套设施,并紧跟大桥的数字化建设步伐,朝着智慧服务区的方向转型。

当前,大桥北岸服务区的数字化改造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全面上线。该服务区负责人介绍,通过全覆盖的视频监测系统,入区车辆人员可随时查看最新车位情况;卡口的监测系统不仅能精准识别人流、车流,还能通过对车型的准确识别,重点管控危化品车、货车等;智慧化厕所实时显示厕位数量,还能自动、及时地去除异味……服务区有了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更具人性化的服务。

未来,南岸服务区启动重建后,将主要依托高精地图、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互联网+”数字服务区。随着服务区内全部服务设施的上线,司乘人员还能体验移动出行、智慧管理等多种服务。

已通车14年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由此迈入了数字化时代的新征程。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综合管理服务区

张雪尔 范婷颖 文/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