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黄合通讯员勇政华文/图


【资料图】

在叫好又叫座的口碑加持下,2023年开年大剧《狂飙》于昨晚落下了帷幕。

剧情时间跨度长达20年,涉及京海市各级干部、基层干警、调查指导组,以及涉黑商人和手下等群像,生动展示了扫黑除恶这项持久战里的“血雨腥风”。

作为一部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指导拍摄的反黑刑侦剧,在全民追剧的热潮之中,有一群观众,他们的感受或许最为真切。记者特别采访了宁波扫黑专班的同志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Q1:这部剧里的细节真实吗?

“这些天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部剧真实吗?现实中是不是也是如此?”

张东是宁波市扫黑办工作专班干部,2018年从事这项工作,至今已经快5个年头了。

他说,整部剧里的很多细节还是很有代入感,除了演员的演技之外,安欣警官的人物故事也是全国许许多多默默奋战在扫黑一线政法干警的缩影。

“真实才有情感,真情流露能直击人心,随着最后高启强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及背后‘保护伞’的一一落网,大家也直呼大快人心,可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张东说。

这些年来,宁波扫黑除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扫黑除恶支队,全省率先成立黑恶线索研判中心,在全省率先实行疑难案件公检法异地评估……多项战法、经验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

2021年年初,宁波市公安局扫黑除恶支队获得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扫黑”与“打伞”同步进行,注重法律监督和社会治理并重……正是因为有这些同志们的守护,“平安宁波”的名片才能越擦越亮。

Q2:剧里角色的原型是谁?

随着剧情的一路“狂飙”,关于原型的问题,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

几天前几大央媒公众号对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狂飙》中,刑警安欣取材的多个真实原型进行了报道。其中,就有余姚市公安局“扫黑队长”房敏杰的身影。

2004年,他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原本是可以接下重点中学的橄榄枝,或者回家接手父母的工厂,但他选择成为了一名警察。

2008年,余姚市局筹备成立有组织犯罪侦查中队,房敏杰开始接触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比荒山“鬼屋”更可怕的,是黑恶势力对民警及家属无孔不入的报复。

房敏杰

因长期高强度工作,他的右眼矫正视力为0.3,左眼矫正视力仅为0.07。但他还是坚持,重新回到了刑侦岗位,兼任余姚扫黑除恶大队大队长,并被列入公安部扫黑除恶专家人才库。

2021年5月,在“零口供”的情况,他和同志们一起用如山的铁证,将6个犯罪嫌疑人悉数抓捕,案件以“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罪名移送起诉,群众们纷纷拍手称快。

“也许有一天,我视野中的那道光终将消失。但若能成为其他后来者的光,也算此生无憾。”热血、正直、坚守本心就是一个个扫黑战场上“安欣”的模样。

Q3:扫黑除恶为啥要常态化?

《狂飙》导演徐纪周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扫黑除恶跟缉毒一样,非常残酷,非常惨烈。把扫黑除恶工作的艰巨性、艰难性、残酷性展现出来,告诉大家扫黑不易。

采访中,不少同志也表达了深深的共鸣。扫黑除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须常态化开展,除了打伞破网之外,还必须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包括推进相关行业领域乱象治理等,这涉及社会治理问题,也是治本之策。

民警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整改落实成效听取船民反馈

过去一年间,宁波聚焦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老四大行业领域和教育、医疗、金融放贷、市场流通新四大行业领域黑恶犯罪,以及“套路贷”违法犯罪和非法海砂的打击治理工作,督促制订整治工作方案,实施重点行业和单位挂牌整治,完善行刑衔接,强化联动整治,坚决防止黑恶势力坐大成势。

与此同时,健全市场准入、规范管理、动态监管等行业监管长效机制,严防“打而不绝”“打而又生”;印发《长效机制建设制度汇编集》,汇总各行业主管部门84项工作机制,引导和规范行业管理;探索公安“猎隐”系统、金融“天罗地网”监测预警系统等“数智扫黑”应用,整合信息数据,提升黑恶线索的整合分析和预警研判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