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占先机”,许青(化名)报名一家培训公司健康管理师的精讲班——该公司承诺:只要报班,就能帮助学员成功报名考试。然而,公司的承诺没有兑现,许青诉至法院,要求公司退还学费。近日,北京海淀法院判决,培训公司应退还部分学费。

去年7月,许青在网上查找健康管理师的报考机构时看到被告公司发布的培训广告,便按照广告联系方式添加了工作人员的微信。工作人员承诺,公司可以提供培训和代报名服务,且百分百保证能报上名,“报考名额有限,一定要抓住机会‘抢占先机’。”在工作人员劝说下,许青报了该公司的健康管理师名师精讲班,一次性支付课程服务费2980元,由公司提供报名及授课服务。然而直到10月中旬考试在即,许青都没有接到具体考试通知,询问后才得知,培训机构为自己办理的考试报名根本没有成功。

许青说,根据相关政策,当年11月后再无健康管理师的考试,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要求培训公司退还学费2980元。

培训公司代理人称,虽然双方签订了报名协议,公司也收到了许青交纳的2980元费用,但该费用是健康管理师报名考试的学习费用。许青已收到教材并已学习了40%的课程,所以公司仅同意退还1130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公司未妥善履行协议中约定的考试代报名义务,未能成功为学员报名参加考试,现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健康管理师不再进行考试,许青参加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合同目的已不能实现,双方应解除合同。关于退费问题,许青已经收到名师精讲班的教材并学习了部分内容,因此,法院判决被告退还部分课程服务费2000元。

法官提醒考生,近年来,不少培训公司推出“一条龙”服务,做出培训、报名、保过等承诺,由此引发了不少纠纷。考生一定要留存好书面合同、交费记录、报名查询结果通知等证据材料,避免日后维权陷入被动。另外,考生选定要考取的证书后,要随时关注该领域的信息动态,尤其涉及考试取消的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合同目的实现。同时,考生不应将报名等事项全部依赖于培训机构,自身要时刻关注报名情况,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