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召开产业协同专题会议,听取京津冀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绘制进展情况汇报。今年以来,三地分别围绕氢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产业链进行牵头绘制,目前已梳理形成技术攻关、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等清单,产业链图谱绘制成果初显。

所谓产业链图谱,是指基于强大的数据信息,对各个产业及其细分市场规模、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得出的结构化数据体系。产业链图谱将产业链上、中、下游及细分环节可视化呈现,便于人们直观了解产业要素的分布情况。有了这样一张“导航图”,不论是做强优势集群、补齐突出短板,还是开展定向、定位、精准招商,相关部门都将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也正是着眼于此,早在2021年,工信部就要求加快建立重点行业全产业链标准图谱。具体到京津冀地区,这种紧迫性更为凸显。历经多年培育,三地产业协同正由单个企业、单一项目对接向产业链供应链区域联动转变。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一些产业链既有的短板弱项,部分企业难以找准自身定位,在业务拓展、投资融资、创业创新等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错失发展良机。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市经信局、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工信厅共同签订了《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从顶层设计上促进绘制产业链图谱。

从具体分工来看,北京牵头氢能、生物医药产业链,天津牵头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产业链,河北负责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链。三地召开专题会议释放着持续督战、狠抓落实的信号。着眼未来,一方面要继续修订完善产业链图谱,全面梳理企业、技术、人才、平台、项目、融资等清单;另一方面要逐步发挥图谱作用,有效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发挥好“链长制”,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从而破解资源配置低效率、要素流动不畅通等难题。

一个好的产业可以振兴一座城市,一个好的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地联手绘制产业链图谱的过程,就是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期待这张“图”能在京畿大地激发起澎湃的发展动能。

推荐内容